作為管理會計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會計假設應具有以下特征:
1,客觀現實。管理會計假設是在壹定的實踐經驗、事實材料和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出的,並對其進行了抽象概括。不是漫無邊際的假設,而是合理的推論。
2.普遍性。管理會計實踐千差萬別,反映了不同的具體假設。作為壹門學科,假設應該是抽象的,有代表性的。只有壹般意義上的管理會計假設才能推導出壹系列的管理會計概念和結論。
3.壹致性。壹致性有兩層含義:
(1)管理會計假設應與管理會計理論結構中的其他要素相壹致;
(2)管理會計假設體系中的假設應當相互協調,不得相互矛盾。相互矛盾的假設會導致不同的管理會計結論,影響管理會計理論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4.相互獨立。管理會計假設在內涵和外延上應保持相互獨立,不能相互覆蓋。
5.明顯且有彈性。假設是壹個無法直接驗證的前提,這是不言而喻的,但不代表成立後就永遠不變。如果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基本假設就不能滿足實踐的需要,從而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就要加以改進,使之符合社會經濟活動的客觀事實。
2.基本原則:原材料的獲取和加工應掌握以下原則:可操作性、靈活性、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成本效益、壹致性、穩健性和中性;信息質量應掌握以下原則:客觀性、相關性、可靠性、及時性、可理解性、可驗證性和重要性。
三、基本內容
1,空間範圍的限制:會計主體分層的假設。管理會計的主體假設是限制管理會計對象的操作空間。
2.會計分期彈性假說。雖然管理會計主要是在分期假設的前提下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但管理會計的分期假設不僅是為了適應財務會計的分期假設,也是為管理會計本身的運作設立壹個基本前提,即把企業連續的生產經營活動、籌資和投資活動劃分為壹定的時期,以便及時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
3.經營模式的局限性:持續經營假設。即企業或各級責任單位的生產、經營、籌資和投資活動將無限期地持續下去,以保證管理會計在計劃、控制、決策和績效評價中所使用的特殊方法保持穩定和有效。
4.計量的局限性:既有貨幣計量,也有非貨幣計量。管理會計在計劃、控制、決策和業績評價中,可以使用除貨幣計量以外的其他非貨幣計量方法,如實物量、時間量、相對數等。
擴展數據
從技術角度來說,管理會計也應該有壹些不同於財務會計的假設。
比如成本分類,管理會計可以根據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對成本進行分類,比如將企業成本分為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相關成本和不相關成本、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而財務會計只是將企業總成本分為產品生產成本和期間成本。
管理會計成本分類的多樣性假設充分體現了管理會計“不同目的使用不同成本分類”的特點;再比如風險可測假設,即投資過程中的風險可以量化。基於管理會計活動中經常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如運籌學、線性規劃、概率論等來解決經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問題,這些技術方法的存在基礎是風險是可計量的。在可度量風險的基礎上,可以做出長期投資決策。
參考來源百度百科-管理會計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