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軋蠶花
清明“軋蠶花”是余杭蠶鄉壹個歡樂喜慶的節日,以祈求蠶業興盛,在臨平、塘棲壹帶,以探梅勝地超山為中心。這天男女老幼頭戴用紅紙或絹制的小花朵,名為“蠶花”,女的插在鬢邊或頭發上,男的插在帽檐中,成群結隊,或走路,或劃船,紛紛趕往超山“軋蠶花”。當地有“腳踏超山地,蠶花帶回門”之說。這壹天,做生意的,賣藝的,賣吃食的,燒香拜佛等三教九流匯集超山,山上山下人頭濟濟,山腳邊丁山湖裏大船小船摩舷撞梢,各廟宇寺院香煙繚繞,鐘聲齊鳴,紅男綠女嬉鬧擠挨,毫無顧忌。姑娘要軋得紐扣扯脫,衣衫淩亂,頭發蓬散,蠶花被人摘,父母不但不責怪,反而十分高興,說是今年蠶繭大發了。
賽龍舟
賽龍舟,是我地倉前、閑林壹帶民間的壹項重要賽事。源於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金華老龍降雨救生靈被斬的傳說,人們為感謝這條救命老龍,就形成了祭龍頭,賽龍舟的習俗。每到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倉前余杭塘河劃龍船叫做大端午)、五月十三(閑林和睦橋頭劃龍船叫做小端午)兩日,該地村村坊坊的龍船匯集在壹起,舉行龍舟勝會。屆時河裏百龍競渡,兩岸萬人齊睹,旌旗飄揚,鑼鼓喧天,可稱水鄉壹大盛事。賽龍舟後,還要舉行“謝龍王”儀式,取下龍頭,供在八仙桌上,拜龍頭後再行收藏,以待明年再比。
吃鹹茶
吃鹹茶,是壹種獨特的喝茶方式,頗多情趣,在塘棲、東塘、獐山壹帶流傳甚久。鹹茶是以少量茶葉配上多種佐料(最主要是橙子皮、烘青豆、野芝麻三種)沖泡後飲用,聞之清香,食之可口而有鹹味。按當地的習俗,吃鹹茶不僅留存於民間婚嫁、得子時節等生活禮儀中,而且在塘棲壹帶蠶鄉,還盛行開蠶門吃鹹茶。與此同時,吃鹹茶也是該地人們(特別是婦女)日常生活中交友、休閑的壹種民俗活動,稱之為“打茶會”。它壹般都是村裏主婦或姑娘們操辦、沏茶。每年通常在村坊裏要相互到鄰舍家品茶三、五次。事先約好,等來客落坐後,才燒水、沖泡、奉茶。大家細細打(品)茶味,邊喝茶邊拉家常,談笑風生,有的還唱唱山歌,哼哼小曲,每次約熱鬧二、三小時。經多次沖泡後,鹹茶的鹹味漸漸淡去,村婦就用頭上的簪子把烘青豆壹顆壹顆挑起放入口中,吃完杯中鹹茶的佐料,大家才起身,“打茶會”結束。
水龍會
農歷五月二十日,是余杭鎮消防水龍演習競技的節日,叫“水龍會”,又稱“分龍日”。是日拂曉,余杭鎮各街坊的水龍房就焚香插燭,進行祭龍儀式,義務的消防隊員們壹律頭戴銅盔或滕盔,身著白衫黑褲,赤腳草鞋,腰紮壹條藍肚帶,前面高舉油燈,中間擡著披紅掛彩的水龍,後面是幾十付水桶擔,喊著號子,響著鈴鐺,向賽地城西南湖塘上奔跑。十多條龍排列在堤塘上,從南湖中抽水向天空噴射,看誰水頭高,射程遠,看誰持久不息,以定優劣,優勝者龍披紅,人戴花遊大街壹周。圍觀人群站滿兩岸堤塘,鎮上各行業出錢蒸白饅頭夾大塊紅燒肉(俗稱“破豬頭”)送到堤上慰勞參賽人員,晚上還舉辦晚宴,以示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