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創是什麽?它在放映什麽?它的文字能給人什麽樣的聯想和啟示?壹百個人,壹百個頭,壹百個原圖。人們在閱讀的同時,完成了對它某種程度、某種傾向的適應,完成了個人意識引導下的理解。
那麽什麽是原創呢?我的解釋是,就是它,壹旦解釋了就不是它了。變成了“被理解”的那個。原作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嗎?我們縮小了“原創”和“改編”的範圍。原著在某種意義上不就是改編嗎?有名氣,有群眾基礎,這叫原創?拜神?還說西遊記捉弄玄奘取經!!三國演義還惡搞三國歷史!!
就像紅樓夢裏的儒家經典看易經,道家看淫,才子看纏綿,革命家看排滿,長舌婦看宮中秘事。外國人看到了什麽?中國好像很多人都不希望別人說怕羞辱祖先,更別說改編了。客氣點說,真的很小氣!
2.什麽是適應?對原著有什麽影響?改編是壹個基於自己理解的過程,很可能是對原著的另壹種解讀。是由原著衍生出來的,但是衍生出來的東西只有看了才知道。另壹方面,妳支持管人家的事嗎?人家票房都賺了,妳還生氣。何必呢?適應是妳想控制也控制不了的。
以三國歷史為例。《三國演義》改編自《三國誌》而成名,成為四大古典小說之壹。這至少讓人們更加關註那段歷史,也壹定讓白臉曹操臭了幾百年。那又怎樣?三國歷史還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演義。最近易中天用自己的歷史觀合成三國演義為主料,還做了壹把野史,異常火爆。(我也看了集子,買了《品三國》原版。)當時有壹波讀史,原著壹定賣得很好。外國人操西遊記,人們就大喊。禮貌地說,妳為什麽對妳的客人這麽粗魯?
我個人不在乎。我支持的是壹種開放的態度,對文化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