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丟沙包:很經典的壹個童年遊戲,用黑白配的方式找出兩個人來丟沙包,其余的人站在兩個中間,如果接到沙包的話會增加壹條命,沒有接到被沙包砸到的話就要和丟沙包的那個人交換。
2、打四角包:玩法很簡單,每人放壹個四角包在地上,誰力氣大用自己的四角包把別人的四角包打翻了,誰就贏了。
3、跳房子:用膠布或者粉筆在地上畫出格子,參與遊戲的人手裏拿壹塊小石子,將石子扔入寫有“天堂”的格子裏,然後跳格子,接近寫有“天堂”的格子後,蹲下將石子撿起來,按原路返回,每個格子只能進壹只腳,按照是否完成和完成時間評判名次,男女均可參加,人數視現場情況而定,分為兩組。
4、鬥牛:提起壹只腳進行對撞,誰先倒下或者誰先雙腳著地就輸了。
5、翻花繩:壹般是兩個人壹起玩,用壹根簡簡單單的線,兩頭打上結,能在手上擺弄出很多形狀。
6、跳皮筋:跳皮筋是壹種中國傳統的民間遊戲,具有簡單易學、趣味性強、鍛煉效果好等特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7、彈玻璃珠:玩法通常是“出綱”或“打老虎洞”,在地上畫線為界,誰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輸,叫“出綱”;或在地上挖5個小圓洞,誰先打完5個洞,就變老虎,然後打著誰,就把誰的玻璃珠吃掉,這叫“打老虎洞”。
8、123木頭人:選壹個領頭人,其余人跟在領頭人後面,遊戲時要喊口令“壹二三,木頭人”。喊“壹二三”時,眾人隨意行走,當到“木頭人”的時候,眾人停止不動;誰動了就要接受懲罰,退出遊戲;遊戲反復進行,直到剩下壹個人為止。
9、滾鐵環:壹個鐵圈,壹個鐵鉤,用鐵鉤圈著鐵圈,邊跑邊調整。
10、擡轎子:擡花轎是壹項傳統民間體育遊戲,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也非常愛玩的遊戲。
11、80後又稱八零後,"80後"壹詞來源於國際社會學家們討論社會發展壹代名詞。社會學家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每10年分成壹個階段加以研究,80後就是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有時也泛指出生於1970年代末期,即改革開放以後的中國年輕壹代。美國也把這壹代叫做"Y壹代"。80後是指國家依法執行計劃生育後所出生的壹代人(計劃生育發展的新階段)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