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席”指的是酒席,尤其是壹些比較重要的酒席,比如家裏老人過壽、訂婚,或者是家中來了重要客人而擺的酒席。因此這句俗語的意思並不是說,父親和兒子不能在壹個桌子吃飯,而是說在壹些比較重要的酒席的時候,父子倆就不要在同壹個桌子上吃飯。
中國是聞名世界的禮儀之邦,在過去相當長壹段時間都是十分註重禮儀的。而“父子不同席”這個風俗也是由來已久了,其也是封建社會尊卑關系的壹種體現。
有的人認為老祖宗的話不可理喻,但在過去卻也不是沒有道理。在以前都是很註重尊卑的,比如現在農村裏辦酒席,有些就依然很註重酒席上的座次的,什麽位置該誰坐這個都會事先安排好的,都是不能亂坐的。
還記得小時候跟著爺爺去吃酒席,就會看到他們老人會為了壹個位置而爭論上半個小時。而在重要的酒席是,父子不同席不僅是尊卑的體現,而且還是對客人的壹種尊重。
試想壹下在酒席上全部都是比較有身份的人或者是長輩的同齡人,那妳壹個年青人也和他們坐在壹起,不僅妳會影響到他們的交流,而且妳自己也會感覺不自在的。
時至今日,這種禮節在有些農村還是比較盛行的,像我們這裏如果家中辦喜事,而父親在陪酒,那年輕人則是坐在壹邊,主要是負責給長輩們倒酒、端菜,或者是盛飯、點煙。但這也是限於壹些重要的酒席,像平時沒有外人的時候,父子倆同桌吃飯,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再來看看下半句“叔侄不對飲”,其意思是說叔叔和侄兒子兩個人最好不要壹起喝酒。老祖宗這話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也是有幾分道理的,在過去是長幼尊卑有序的,而叔叔是長輩,侄子是晚輩,兩個人之間是存在著輩分差異的,畢竟古人對於尊卑看得是很重的,叔叔和侄兒坐在壹起壹方面是不合適,另外壹個是大家都喝的不痛快,大家都很拘謹,這也就相當於是喝悶酒。
還有壹個原因,那就是很多人在喝酒以後就會話特別多,並且還會說出壹些平時不敢說的話,也就是“酒後吐真言”,比如說臟話,壹些大不敬的話,或者是在喝酒前還是叔侄,而在喝酒以後就變成了哥們了,很顯然這樣容易讓別人看笑話的。而在過去,都是很看重個人的名聲的,因此就忌諱“叔侄對飲”。
不過在今天,隨著社會的發展,思想也發生了變化,這種思想已經逐漸被歷史所淘汰了。像農夫就跟幾個叔叔的關系很好,每次回家之後,有時間了也會和他們喝上幾杯。有時候大家喝醉了,就各回各家,然後倒頭睡壹覺就沒事了,所以後半句基本已經過時了,而前半句在有些地區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