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它反映了壹個民族的歷史、傳統和價值觀。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可以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
其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是精湛的藝術技藝,比如傳統戲曲、民樂。這些藝術形式不僅能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也能為現代藝術創作提供靈感和借鑒。
此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有助於促進經濟發展。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如傳統手工藝和民間節日。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可以促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改善民生。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措施
《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壹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見》要求,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普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完善調查記錄制度。
2.完善代表項目制度。
3.完善代表性傳承人制度。
4.完善區域整體保護體系。
5.完善傳承體驗設施體系。
6.完善理論研究體系。
7.加強分類保護。
8.納入重大國家戰略。
9.促進合理利用。
10.加強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11,促進廣泛傳播。
12,融入國民教育體系。
13.加強與外國和港澳臺地區的交流與合作。
14,加強組織領導。
15,完善政策法規。
16.加強財稅支持。
17,加強機構隊伍建設。
百度百科-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