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自古以來就喜歡使用陶器。據明錢《百藝傳》古訓,戴器皿“用陶甚多”。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許多傣族村莊仍然保留著古老的制陶技術。傣族陶器都是由婦女制作的,其工藝特點是手工制作緩慢。國內外考古學家和民族學家認為,傣族的制陶完整地保存了古代的制陶技術,是中國原始陶器的代表。傣族陶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產、生活和佛教活動中。
陶器工具壹般由木陶拍、鵝卵石、竹片、木板、木錘、小簸箕等組成,圖案各異,原料為各地盛產的粘土。壹般要經過取土、幹土、篩土、拌加沙泥、裝轉盤、制坯、冷卻幹燥、燒制等幾道工序。主要品種有鍋、罐、甑、壺等。,其中以陶罐最為著名。
用傳統制陶方法制作的砂鍋煮出的食物易熟可口,水清涼爽口。湯劑能保持最好的藥性,深受當地人喜愛。傣族的陶器是由婦女制作的。為了保守技藝秘密,壹些地方仍然沿襲制陶技藝不傳給子女,只傳給兒媳的習俗。
制壺,傣語叫“板磨”,俗稱“瓦壺”,主要生產各種家用電器、建築材料和佛像雕刻用品。工藝特點是手工制作慢輪,器物表面均印有雕花木紋,與南方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陶器十分相似。材料全部用粘土和沙子制成,有露天烤、封閉半烤等多種方法,胚胎成型方式多樣化,如有無輪子做胚胎、腳趾是否轉動慢輪、是否用手轉動輪子等。這些工藝流程充分證明了傣族的制陶技術完整地保存了古代制陶技術。
您可能還喜歡:
黎族文化精品:人骨
黎族酒文化:茅臺山嵐酒
黎族的飲食禁忌
黎族傳統捕魚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