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傣族有水傣旱傣而苗族俗稱有百苗大家說說他們的區別特別是語言風俗服飾還有是否相互認同?

傣族有水傣旱傣而苗族俗稱有百苗大家說說他們的區別特別是語言風俗服飾還有是否相互認同?

"婦人編發為髻,近多圏以銀絲,扇樣冠子,綰之以長簮耳墜,項圈數圍,短衣以五色錦鑲邊袖。""姑之女必適舅之子為室,聘禮不能措則取償於孫。倘外氏無相當子弟,抑或舅無子,姑有女必重賄於舅,謂之外甥錢,姑女方許另配。若無錢賄於舅者,姑之女終身不敢嫁也。"這是貴陽市檔案館館藏畫冊《貴州百苗圖》對"斧頭苗"這壹分支的服飾、習俗描寫。在畫冊中,諸如"宋家苗"(今布依族)的"打親","紅苗"的"吊古","西苗"的"祭白虎"等等,這些清代貴州少數民族風情,都匯粹其中。

貴州是壹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千百年來,壹批批從中原大地遷徒來的各族兒女,在雲貴高原的烏蒙山麓、苗嶺山區,開懇、耕耘著這片熱土,世世代代在這裏播種收獲,繁衍生息。貴州山高路險,交通不便,使得居住在這裏的各族人民築寨而居,傍水而息,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信仰和民族風情。《貴州百苗圖》,即是清代貴州各民族人物風情的真實寫照。該畫冊套色人物畫,細膩逼真,行草字體的民族服飾、習俗介紹,概括精煉。對於研究貴州少數民族風情來說,這是壹本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百苗圖"是壹部繪制於200余年前的貴州少數民族"圖譜",源於清人陳浩(清嘉慶初年曾任八寨理苗同知)所著《八十二種苗圖並說》。全書按82個條目研究並附依托彩繪插圖,系統地介紹了當時貴州各民族社會文化狀況,是壹部資料價值與藝術鑒賞價值均很高的歷史民族誌。由於"百苗圖"原本已佚,不同時代的傳抄本、節錄本多達百余種,體例內容各異,且衍脫錯論嚴重,尤其是當時的民族構成觀念與當代迥別,從而為版本、條目、文字的校勘及族屬考辨和文化闡釋帶來很大困難。《八十二種苗圖並說》的文本部分流傳頗廣,但畫圖部分卻十分罕見。

參考資料地址中有40幅《百苗圖》

  • 上一篇:為什麽要弘揚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 下一篇:蘭州哪條路有牛肉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