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聚居地區
傣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和孟連兩個自治縣。其余的散居在景東、景谷、普洱、瀾滄、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個縣。邊疆傣族地區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
傣族村寨多分布在群山環抱的河谷平壩地區。比較大的壩子有景洪、猛籠、猛遮、猛罕、猛海、芒市、隴川、幹崖、猛卯、遮放等,平均海拔在500—1300米之間,地勢較低。
二、風土人情:
傣族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動相當自由,可以自由戀愛。未婚青年在節日裏或盛會場合“串不少”(找未婚女子談情說愛)很盛行。流行招贅上門的習俗。
傣族舉行婚禮時,都要有隆重的“拴線”儀式,由老人用潔白的棉線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把兩人的靈魂拴在壹起,並祝福新婚夫婦相敬如賓,白頭偕老。
三、民俗習慣:
1、服飾:
傣族服裝,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
男子文身的習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驅邪護身、裝飾身體。男孩到11歲左右,即請人文身,文身的圖形大多以虎、豹、獅、龍、蛇、鷹為主。所文部位大多是四肢、胸腹、背部,文壹條腿需兩天,文全身需七至八天。
2、飲食:
傣族主食以大米為主。德宏地區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愛吃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
傣族也食昆蟲。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經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捕蟬是在夏季傍晚,蟬群落在草叢中時,蟬翼被露水浸濕,不能飛起,婦女們就趕快把蟬揀入竹籮裏,回家後入鍋焙幹制醬。
酒為傣族人民所嗜愛,壹般都是自家釀制,度數不高,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檳榔的習慣也很普遍。嚼食檳榔要拌以煙草、石灰,終日不斷。
四、傳統節日:
1、關門節,傣語“毫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9月15日(公歷7月中旬)。
2、開門節,傣語稱“翁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12月15日(公歷10月中旬)。
3、潑水節,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6月下旬或7月初(公歷4月中旬)。約在農歷清明後十日舉行,它象征著“最美好的日子”。
擴展資料
傣族的發展現狀:
新中國成立初期,傣族地區普遍進行了民主建政、肅清匪特的工作,安定了社會秩序,恢復和發展了生產,疏通了民族關系,初步改變了傣族地區的面貌。為廢除傣族社會的封建制度,黨和政府根據傣族地區的具體情況,領導傣族人民進行民主改革運動,同時在傣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新中國成立前,傣族地區的商業十分蕭條,商品極少,價格昂貴,奸商又從中牟取暴利。廣大傣族人民受盡了剝削。
新中國成立後,傣族地區各州縣都建立了百貨、民族貿易、外貿、農具、食品、醫藥和飲食服務等公司。貿易方式由過去的易貨貿易、小額貿易為主轉變為壹般貿易、轉口貿易、加工貿易、資本合作、技術合作國際匯兌區域會展等多元化、高水平的形式。
新中國成立後,傣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大力開展以興修水利為中心的農田基本建設,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實行科學種田,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等等,從而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大發展。
中國政府網-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