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仁”與“德”的修養,實現秩序與和諧,必須有“中庸”作為行為約束標準。“中庸”是壹種中庸和諧,是內容和形式的統壹而不走向極端。需要“文”和“質”相輔相成,才能溫柔。“文”與“質”的和諧統壹是評價作品時不可忽視的標準。孔子提出了“文與質並重”的觀點,指出:“質勝於文,文勝於史。溫柔,則君子。”(論語?勇也)。孔子在已有的文質觀的基礎上,提出了文質的和諧統壹,並將其運用到音樂欣賞中。從孔子對邵、吳的分析中,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對邵、吳作品在文學性和作品質量上的差異的不同評價。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此外,中庸也對中國古典藝術精神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是在書法元素的發展中,中庸之道物化為對“中和之美”的追求,從漢魏南北朝到宋元明清壹直在或隱或顯地發揮著作用。中國所有的書法家都以此為準則,實踐書法的“中庸之道”。“中”是適合,“勇”是用適合的方式做事。而且做事方式得當,能長久,這就是‘善’。"
作為壹種傳統文化,張欣認為“中庸精神”就是把握適度,做事中庸,努力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書法元素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主要體現在兩點。首先是中和之美的思想對中國古代書法元素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子曰:“道為政,齊為刑,民為免,不要臉;道是德,是禮,是恥,是格。”孔子主張德治,其基本實踐是禮樂教化。在德治中,禮是壹個至關重要的範疇。在孔子看來,禮壹般是指禮儀。通過研究中國的書法作品和評論,我們可以看到,中庸始終是他思想的核心。中和之美成了評判書法的終極標準。二是濃縮之美對書法的深刻影響。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壹。他將孔子的“仁”思想發展為“仁政”,進壹步提出了“重民輕君”的民本思想。在倫理上,主張“人性本善”,通過實施仁政來恢復和擴大人的善。孟子認為人要有獨立的人格力量和捍衛信仰的堅定信心,並將其概括為“善、信、美、大、聖、靈”六個方面。荀子在《樂論》中說,沒有本質的美是不完整的。整體就是孟子所說的“充實之美”,是“真實”的。本質是“從粗中取精”,是“虛”。“濃縮之美”為中國傳統書法註入了“氣勢和精神”。這主要體現在書法作品生動的形象和特有的氣勢上。
動量構成了書法的力感和動感。儒家稱“充實”為美,書法要蒼勁有彈性;儒家講“仁孝”,書法講“書德”,藝術的最高準則是“敬德載物”。顏真卿的唐代楷書《馬谷仙談集》剛健有力,充分體現了盛唐盛世和顏真卿剛正不阿的品格。張湯懷觀《論人物》記載“氣勢流轉,精神淩厲。”儒家的藝術標準都是符合善、中庸、和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