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政”的主張對鞏固和延續封建統治、保持國家的統壹和穩定,起了重要作用。儒學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註重氣節、品德,凸現人性的莊嚴,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到了積極作用。
其仁政愛民和任用賢才,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範、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等,在現代企業管理和教育中仍有很大價值。
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最主要的部分,是中華文明寶貴遺產的重要部分。現在倡導的“以德治國”“公民道德教育”,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都與儒家思想有壹定關系,但也需要註入新時代的要素與內容,與時俱進,批判繼承,理性揚棄。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擴展資料:
孔子門下弟子三千,因而總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等。孔子更被後世尊稱為“萬世師表”,某些地區更將“孔聖誕”定為“教師節”。
自從中國人開始追求現代化以來,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就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自明清時代,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就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參考儒家傳統提供的資源。尤其是華人和東亞人應該有這個機會。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傳統,儒家傳統屬於全人類,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獻應該盡量翻譯成各種語言,提供給大家。
從壹開始儒家思想就體現為壹種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用今天的話語來講,在古代中國儒家思想就被理解為人類文明的核心。結果,至少在中國,儒家思想被視為文明或文化的壹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儒家思想給現代人提供了很豐富的資源。
面對這些資源,現代人具有壹個選擇的自由,可以吸收資源裏面的壹些成分,也可拋棄壹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也是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理論基礎。儒家思想、君主專政制度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史的兩大主體內容。
依據《結構論》的系統綜合理論,曾邦哲提出公元前約幾百年幾乎同期發展的希臘(自然)文化、猶太(律法、波斯時期)文化、印度(佛教、精神)文化、華夏(儒家、倫理)文化奠基了人類至今以來的核心文化模式。
百度百科--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