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蒙古人的發式 — 辮發
辮發的歷史頗為古老,從歷史記載和遺物遺跡等可知,歷史上曾辮發的民族有戎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黨項、蒙古等等。歷史上記載北方民族的發式有椎發、索發、被發、披發、編發、辮發。稱謂雖多,但除椎發外,其余都是辮發的不同稱謂。後來由於出土文物的證實,匈奴的椎發,也是辮發。椎發並不像有些壁畫那樣在頭頂中央留壹撮發,系成朝天的椎形。椎發也是辮發。《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中所說“尉他魋結箕倨見陸生”;《史記·朝鮮列傳》“衛滿魋結蠻夷服而東走出塞”;《史記·西南夷列傳》:“此皆魋髻,有邑聚”,這裏的“魋結”或“魋髻”,想必亦是辮發壹類。
元時蒙古族發式,自宋元時與其他北方少數民族有相類似之處,皆被發。官則“或辮,或打紗練椎,庶民則椎髻”。所說的“椎髻”,即剃去其頂成三搭頭,前頭為馬鬃式,左右繒辮,為之練垂式,或曰練椎或椎髻,蒙語為“失必勒格爾”。也有獨拖壹辮者。在元代剃匠書《凈發須知》引《大元新話》中,記載當時的蒙古人發式有大開門、壹字門額、花缽焦、大圓額、小圓額等多種名目。孟珙《蒙韃備錄》雲:“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國人,皆剃婆焦如中國小兒留三搭頭。在囪門者稍長則剪之;在兩下者總小角,垂於肩上。”鄭所南著《心史·大義略敘》雲:“韃主剃三搭,辮發。三搭者,環剃去頂上壹彎頭發,留當前發,剪短散垂;卻析兩旁發,垂綰兩髻,懸加左右肩衣襖上,曰不浪兒。言左右垂髻,礙於回視,不能狼顧。或合辮為壹,直拖垂衣背。”鄭麟趾著《高麗史》記載:“蒙古之俗,剃頂至額,方其形,留發其中,謂之怯仇兒。”怯仇兒,蒙古語發辮也。約翰·普蘭諾·加賓尼所見之蒙古人發辮是:“在頭頂上把頭發剃光,剃出壹塊光禿的圓頂,從壹個耳朵到另壹個耳朵把頭發剃去三指寬,在前額上面,也同樣把頭發剃去二指寬。在這剃去二指寬的地方和光禿圓頂之間的頭發允許它生長,長到眉毛那裏;由於從前額兩邊剪去的頭發較多,在前額中央剪去的頭發較少,就使得中央的頭發較長;其余的頭發允許它生長,把它編成兩條辮子,每個耳朵後面各壹條。”魯不魯乞在他的《東遊記》裏,也描述了他所見的發辮:“在頭頂上把頭剃光壹方塊,並從這個地方前面的左右兩角繼續往下剃,經過頭部兩側,直至鬢角,把兩側鬢角和頸後的頭發剃光,把前額直至前額骨頂部的頭發剃光,在前額骨那裏,留壹簇頭發,下垂直至眉毛。頭部兩側和後面留著頭發,把這些頭發在頭的周圍編成辮子,下垂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