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的民俗文化如下:
宋代陶谷《清異錄·饌饈》:“犯羹,純兔。”兔為生肖,屬犯,古人稱兔肉湯為犯羹。在漢族有生育忌兔肉的習俗,因為兔子豁嘴,所以孕婦妊娠時禁食兔肉,以免孩子出生時豁嘴。另外還有贈兔畫的育兒風俗。畫中有六個小孩圍著壹張桌子,桌上站壹手持兔子吉祥圖的人,祝受贈的孩子將來生活安寧,步步高升。
古代漢族有“掛兔頭”的歲時習俗,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每年農歷正月初壹,人們用面兔頭或面蛇,以竹筒盛雪水,與年幡面具同掛門額上,以示鎮邪禳災。在人們心目中,兔子是十分親切、和善的小動物。在古老的傳說中,最早登上月宮的,除了嫦娥、吳剛之外,還有兔子。這是古代人民美好的想象。
由於兔子上了月宮,因此古時人們過中秋,祭月時必用“兔兒爺”。每當中秋節的黃昏,壹輪明月高掛天邊,每家每戶就都在庭院中設壹香案,上面擺了月餅(又稱團圓餅)、水果等供品。此外,還有“月光馬兒”和“兔兒爺”。女人壹壹向月而拜。祭畢,壹家人圍桌而坐,飲團圓酒,吃團圓餅。這就是祭月的古俗。
而這其中的“月光馬兒”和“兔兒爺”是據《帝京景物略》載:“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需;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華紙肆市月光紙,繢滿月像,趺坐蓮華者,月光遍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掛殿,有兔持杵而人立,搗藥臼中。約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繽粉。”這裏所說的“月光紙”,就是紙神馬,即“月光馬兒”。
《燕京歲時記》說:“京師謂神像為神馬兒,不敢斥言神也”。這月光馬兒,上部繪太陰星君,下部繪月宮桂殿及搗藥的兔兒爺,彩畫貼金,輝煌耀目。可見兔在兔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地位事十分重要的,在古人們看來也有些神秘色彩。
關於兔兒爺,《燕京歲時記》也有記載:“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壹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
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壹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祭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兔子作為壹種動物,已經神化,在中國人們的心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成為了多彩華夏文化的壹個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