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八音鑼鼓》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中文名:八音鑼鼓地區:廣東珠三角地區:藝術淵源:明末清初的簡介、原理、習俗。鑼鼓櫃多以酸枝、梨子等木材制作,四面有柱,壹檐繡絲櫃。頂蓋、立柱和周邊裝飾有雕刻圖案,或歷史人物或梯田。鑼鼓櫃呈長方形,就像古代過年的轎子壹樣,高度壹般在1.2m到1.8m之間..鑼鼓櫃的表演有分支表演和坐式表演兩種,遊行表演最有特色。順德鑼鼓櫃在演奏的時候,還會演奏當地的“溫室”歌曲。每年正月初壹到正月十九,是鑼鼓閣遊行的* *期。鑼鼓櫃遊行時,帥旗在前,傘在後,橫旗在左右。鑼鼓櫃四人擡,鈸在左,鑼在右,梆子在櫃後。目前,鑼鼓櫃主要用於演奏純打擊樂。以前的鑼鼓櫃演奏的樂器和古代粵劇用的基本壹樣。通常演奏者左手持樂器,右手串弦,彈撥,邊行進邊演奏吹、打擊樂等樂器。據記載,八音鑼鼓起源於明末清初,最早出現在廣東海陸豐。清道光末年,流行於珠三角的粵語。順德八音鑼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末。現存的“明升銅臺”鑼鼓櫃購於同治八年(1869),已是二手翻新。民國時期,順德八音鑼鼓非常流行。這壹古老的文化遺產曾經繁榮壹時。早在清朝光緒年間,就曾受邀到廣西梧州演出,並獲得“廣東奪冠”的冠軍。以其獨特的玩法向觀眾展示了充滿嶺南風味的順德風格。八音鑼鼓是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音樂。根據材料的性能和發音原理,分為金、石、絲、竹、泥、草、木八大類。鑼鼓櫃又稱八音櫃,前後配有擡櫃杠,供兩人擡櫃。櫃子裏放著鼓、鑼、鈸、木魚等打擊樂器。八音鑼鼓習俗是鬥門農村婚禮慶典或民間藝術遊行中必不可少的表演項目。演出中,鼓樂齊鳴,鑼鼓喧天,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