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傳說,蘭州牛肉面起源於唐代。目前有史料記載的是蘭州牛肉面始於清朝嘉慶年間,創始人:陳維精。經後人傳承改進,以“壹清(湯)二白(蘿蔔)三紅(辣子)四綠(香菜蒜苗)五黃(面條黃亮)”統壹了蘭州牛肉面的標準。
發展:
第壹階段從1915年至20世紀80年代初直到改革開放前,都沒有普及,新中國成立後最多時也就十多家面館。
第二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初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數量激增,品質差異大。有了品牌認識,單店的知名度開始影響銷售,經營大量向外地擴展。當時在牛肉面館座位不足的情況下,地點狹窄不舒服、衛生差,食客也只有蹲在街邊品味拉面,這也是蘭州舊時的壹大景觀。
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期,連鎖特許經營開始出現,企業化標準經營逐漸成為***識。
第四階段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企業文化建設和標準化工業流程開始建立並發展。蘭州牛肉拉面在數量的裂變式增長中迅速實現了從地方小吃向大眾快餐質的轉變。
擴展資料:
飲食文化
蘭州牛肉拉面做為蘭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已經不能單純的用“小吃”加以定義。對於某些人來說牛肉面是每日的必須,是壹天的開始。
根據官方公布的壹項統計,蘭州市區近900多家面館平均每天要賣出800多碗面,其中早餐又占到大半。按這個數字計算,蘭州城區250多萬居民加流動人口,每4人當中就有1人每天要吃壹碗面。
大部分面館每日6:30開門,到10:00是每天的上座高峰,壹個不大的面館每天的接待量可能達到幾百人。這壹時段牛肉面館人聲鼎沸,點面的、站座的、賣票的之間要想溝通必須大聲喊叫才可以,這也構成了牛肉面館的壹大特色。
傳統的面館不設服務員,大家奔著同壹個目的,交了錢直接取面就好,顧客與店員都有著很好的配合。
百度百科-蘭州牛肉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