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韓國的角度來看,韓國是發達國家,也屬於科技立國的類型。這種類型的國家在日益增多的世界文化交流中顯得後勁不足,因為科技、軍事、政治的影響力和滲透力遠不如文化,文化已經與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密不可分。相比較而言,同樣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雖然追求先進的氣勢,但是非常註重傳統文化,所以不像韓國那麽被動,文化獨立性比較強。所以韓國尋求文化上的突破是很自然的,妳會發現壹個現象:壹方面,它把首爾改名為首爾,意在撇清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壹方面不顧史實,胡亂抄襲中國文化,引笑話。這種看似無聊的行為,隱含著韓國人嚴重的文化失落感和無奈的心理狀態。它與什麽競爭?壹個健康的國家壹定是文化和科技相輔相成的國家,即使是年輕的美國也不例外。這是其中之壹。
還有,文化是壹個國家自古以來形成的壹種心態。我們中國人常常為我們深厚的傳統文化感到自豪。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的行為和思維方式是世界文化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完整的體系。不過韓國當然有自己的文化,也是有歷史年代的國家。但這種文化有些依賴性,文化意識也沒有日本那麽強。現在,文化心理缺失,文化歸屬感不強。我們做什麽呢妳能從中國買壹些嗎?中國壹開始做的不夠,沒有註意到這壹點。歷史文化官司很難打,導致端午風波等等。我們也覺得好笑。我們吃了幾代人,吃了N年的粽子,最後都成了別人的東西。其實只要我們註意遏制苗頭,了解傳統文化,這種無語的東西就會消失。
所以韓國人這樣做,有歷史的、政治的、心理的原因。
希望這有所幫助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