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或童謠

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或童謠

關於端午節兒歌或童謠解釋如下

壹、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蘸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二、端午花,紅又紅;摘朵鮮花送金龍;端陽端陽,粽子粽;拿個粽子塞龍洞;龍戴鮮花吃粽子;吃飽粽子回龍洞。不要傷害屈原老公公。

三、桃兒紅,杏兒黃;五月五,是端陽;粽葉香,裹五糧;剝個粽子沾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四、五月五,是端陽;龍船雙雙鬧長江;兩邊坐著劃船手;中間坐著打鼓郎;咚咚鏘;咚咚鏘;咚咚咚咚鏘。

五、粽葉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壹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六、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知識延申

端午節起源

龍舟節是中國古代的傳統節日,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的起源和傳說有很多,這裏只介紹壹下源於紀念屈原:

根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壹位大臣。他主張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趕下臺,被趕下臺,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湘、湘等地。

在他的流亡生涯中,他寫過“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其獨特風格和影響深遠(因此,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看著他的祖國遭到侵略,屈原心有余悸,但始終不忍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在寫完絕筆《懷沙》後,抱石投汨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壹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據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悲哀,紛紛湧向汨羅江邊,以示哀悼。漁民們劃船,在江上來來回回地打撈他的真身。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再咬屈大夫的身體。

大家看到後紛紛效仿。壹個年邁的醫生拿來壹壇雄黃酒倒進江裏,說要給蛟龍水獸下藥,以免傷害屈大夫。後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此後,每年五月初五,人們便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 上一篇:100克蛋黃蓮蓉蛋糕的實踐
  • 下一篇:內蒙古有什麽特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