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寫工具中,墨和筆的出現要早於紙,從書寫的載體角度講,它既依賴於筆也依賴於墨。漢代以後,人們摸索出植物纖維濕法造紙的工藝。隨著更多的造紙原料被使用,紙張的品質也在不斷提升。
從原料上看,除了最早的麻以外,魏晉南北朝期間,樹皮、藤、稻草、麥稈等也成為造紙的原料,而到了宋代,竹漿成為最主要的造紙原料。從產地來看,中國的政治中心與文化中心往往重疊,兩漢時期,長安、洛陽是造紙中心;東晉,則是會稽、南京、揚州成為造紙中心;唐宋以後,紙的產地則遍布大江南北。
然而,西方造紙體系進入中國以後,情況發生了很大改變。工業化造紙是確定的原料、穩定的可重復的工藝,機器化大生產紙的品質很穩定,價格也低廉。
這樣,中國傳統的手工造紙就迅速被邊緣化,手工造紙越來越依托於書畫這個狹小的領域,在其他領域沒有辦法與西方紙相抗衡。
很多人壹輩子寫字畫畫,但他們大多不知道造紙過程或者大略知道造紙過程,卻不知道怎樣的造紙過程會產生怎樣的效果。紙的制造過程比較容易理解,大約分為以下兩個階段:
第壹,將植物纖維轉變為紙漿。
中國傳統造紙工藝中,制漿過程極為復雜,時間也長,有時甚至超過壹年。
比如制竹漿,每年的芒種前,砍伐嫩竹,然後開壹口塘,把砍好的竹子浸泡在裏面,要保持水的流動。百日後,洗去粗売和青皮,然後用上好石灰做成漿,入鍋(這個過程復雜繁瑣,壹些工藝要重復),最終取出,就能在石日中春成像泥面狀的漿料。
第二,將懸浮於水中的漿料撈起再幹燥。紙漿做好以後,導入水槽,攪拌均勻,然後用透水的簾網將懸浮於水中的纖維撈起,將其幹燥,就成了紙。
我們用來寫毛筆字的紙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紙,特性不同,筆墨效果也不同。紙的各種特性與工藝和原料有極大關聯。
單說洇墨的程度。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唐人、宋人留下的墨跡,幾乎沒有洇墨的,明人的也不算多。直到近現代,洇墨的墨跡才越來越多。
唐人的紙張之所以不容易洇,因為那時的制漿工藝水平不夠高,木質素與半纖維素淘汰率較低,另外,會加入黃檗等染色劑,再加上生紙造出以後,還有壹些如施蠟、研光等工藝使之變成熟紙。仔細考察古人的墨跡,確實很少有洇水的。可能有些窮書家、窮畫家,用生紙作畫寫字的時候發現了暈墨這種獨特的效果,為了能夠讓這種效果得到充分發揮,開始有了生紙的工藝改進和傳播使用。
所以,沒有什麽好紙壞紙,關鍵要看適用性。臨寫唐宋經典,不能用生紙,尤其不能用生宣。臨摹宋元名畫,絕對不能用生宣:反過來,水墨淋漓的大寫意,用熟宣是很難表達的。
紙的特性,主要表現為生熟、厚薄、硬度、租糙度、透明度、強度、色度等,不同的風格需要不同的紙。壹般而言,練習就用毛邊紙,創作可以用較高品質的書畫紙或宣紙。至於具體的哪種風格用哪種紙,就不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