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DNA分子的復制模式是怎樣的?

DNA分子的復制模式是怎樣的?

什麽?

所謂復制,就是新合成的dna分子與原來的dna分子結構壹致。能夠“自我復制”是遺傳物質的重要特征之壹。染色體可以復制,基因可以復制,歸根結底是dna可以復制。

dna分子的復制發生在細胞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的第壹次分裂之前。此時,壹個dna分子的雙鏈之間的氫鍵被打破,兩條鏈相互分離,各自吸收細胞內的核苷酸,根據堿基配對的原理合成壹條新鏈,然後將新舊鏈連接起來,形成壹個完整的dna分子。當復制完成後,原來的dna分子變成了兩個dna分子。因為每個新合成的dna分子都包含壹條原始鏈和壹條新鏈,所以這種復制方法被稱為半保守復制。需要指出的是,在復制過程中,dna的兩條母鏈在合成新的子鏈之前並不是完全解綁的,而是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解綁合成的,而這種復制需要rna作為引物。dna復制合成後,引物被核酸酶切斷,通過dna聚合酶修復和連接酶“焊接”連接成完整的dna鏈。

1.dna的解旋母DNA分子利用細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氫鍵斷裂,部分雙螺旋鏈解旋成兩條平行的雙鏈。

2.rna引物生成以單鏈dna為模板,在引物酶的作用下,合成小rna引物(由幾十個核苷酸組成)。

3 .以單鏈dna為模板生成dna,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在rna引物末端合成dna。

4.切斷引物生成岡崎片段。在核酸酶的作用下切斷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位點被dna取代。此時的dna片段(由1000 ~ 2000個核苷酸組成)稱為岡崎片段(由日本科學家岡崎等人於1968年首次提出)。

5.dna片段的連接在連接酶的作用下,岡崎片段連接形成完整的新dna鏈,新鏈和舊鏈形成DNA雙鏈。

dna分子的復制功能已經在合成dna分子的實驗中得到完全證實。1956年,美國生物化學家科恩伯格(A. Kornberg,1918 ——)以天然大腸桿菌噬菌體ф×174的dna為引物(即根據其分子結構),以四種核苷酸為原料,加入適當能量的atp,在大腸桿菌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這種半合成的dna具有生物活性,可以用來感染大腸桿菌,在宿主體內繁殖。

dna分子可以人工復制,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但必須指出的是,dna分子的人工復制離不開細胞內的其他物質和條件,比如需要原料(四個核苷酸)、能量(atp)、酶的作用等等。所以必然會受到整個活細胞的制約。嚴格來說,dna不需要其他物質和條件就能“自我復制”的觀點是不準確的。

  • 上一篇:兒童經典單口喜劇笑話
  • 下一篇:風水的書桌有哪些?這些桌子的價格是多少?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