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失敗的開始
周五剛吃完飯就吵著要做燈籠。父親說:“做燈籠,需要做個骨架。妳需要竹子來做骨架。妳先跟我去找竹子。”我開心地點點頭,和爸爸壹起出去找竹子。好事多磨。我們終於在小區的草叢裏找到了壹段竹子。回到家,父親把竹子鋸成段,剁成細細的竹條,然後泡在熱水裏,準備明天編燈籠的骨架。
第二天壹早,我和父親用竹條編骨架,這才發現我們的竹條太粗太硬,而且因為竹子又老又容易斷,根本編不出骨架來。經過壹番徒勞的努力,我們終於放棄了,咳!從壹開始就失敗了。
第二,前途光明。
用竹子做骨架的方案被否決了。還有什麽可以代替骨架?我開始在房子周圍尋找。牛奶盒?沒有;紙箱?沒有;舊鉛筆盒?我也不能...突然我的眼睛亮了。壹個花生油桶,形狀和燈籠差不多,太棒了!我跟父母提過,大家都同意了。我們先把油桶洗了,然後把底部去掉,然後開始研究做燈籠。當然,首先確定的是燈籠的樣式和顏色。
第三,“面子”大戰
都說中國人愛面子,可是爸爸媽媽為了燈籠的“面子”吵了起來。
媽媽:“紅色是用來做燈籠的,紅色是喜慶的。”
爸爸:“太俗了。最好用黃色。”
……
媽媽:“在燈籠上貼個‘福’。”
爸爸:“現在是中秋節,應該貼上‘中秋快樂’的標簽。”
媽媽:“還有個‘嗨’字!”
看,開始扯皮了。每次都像小孩子壹樣,吵吵鬧鬧的。妳累了嗎?
突然靈機壹動,對爸媽說:“不要用彩紙,用我之前畫的畫。”爸爸媽媽舉手贊成。我在我的畫堆裏找了壹個“牡丹”貼在油桶表面,哈哈!現在最尊貴的是我和別人壹起畫畫。
第四,圓滿成功
最後我們給燈籠加上流蘇和蕾絲,裏面加個燭臺,上面放根蠟燭,然後用繩子吊起來,點燃蠟燭,壹個字——美!
嘿!好像少了點什麽。是的,這是壹個燈謎。不難。妳不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我在書上找到燈謎,用毛筆寫在紙上(說起毛筆,我在家裏是老大),這樣我的中秋燈籠就新鮮出爐了。聞聞,聞聞花生油。夠新鮮了。雖然忙了很久,但是我們都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