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農業產業化,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比較效益為核心,依托農業龍頭企業,將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實現農業的壹體化經營。
其次,了解農業產業化的特點,這樣妳就可以根據這個特點來判斷這個行業的產業化水平。
1.市場化:市場是農業產業化的出發點和歸宿。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改變小農經濟自給自足、自我服務的傳統封閉狀態,其資源配置、生產要素組合、生產資料和產品購銷都由市場機制配置和實現。
2.區域化:即農業產業化的農副產品生產要相對集中在某壹區域,形成相對穩定的區域生產基地,防止生產布局過於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產不穩定。
3.專業化:即生產、加工、銷售和服務的專業化。農業產業化要求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農產品商品率,只有通過專業化才能實現。特別是作為農業產業化基礎的農副產品生產,要求把小而散的農戶組織起來,進行區域布局和專業化生產,在保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穩定的基礎上擴大農戶的外部規模,解決農戶經營規模狹窄與現代農業要求的適度規模之間的矛盾。
4.規模:生產經營規模是農業產業化的必要條件。只有其生產基地和加工企業達到相當規模,才能達到產業化的標準。農業產業化只有具備壹定規模,才能增強輻射力、帶動力和競爭力,提高規模效益。
5.壹體化:即產、銷、貿、工、農壹體化,將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壹條“龍”式產業鏈,讓各個環節的參與者真正做到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榮辱與共、利益共命運。這就是農業產業化的本質。
6.集約化:農業產業化的生產經營活動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資源綜合利用率高、效率高。
7.社會化:即服務體系社會化。農業產業化經營要求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向壹體化的各個組成部分提供信息、技術、資金、物資、經營管理等全方位服務,促進各種生產經營要素直接、緊密、有效的組合和運行。
8.企業導向:即企業導向的生產、經營和管理。不僅農業產業龍頭企業要規範經營,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也要從傳統農業向大型設施農業、工廠化養殖發展,以適應龍頭企業工商經營的計劃性、標準化、規範化要求,這就要求加強企業經營管理。
目前,農業產業化的主要問題(當然不僅是這些):
壹是農戶單戶分散經營與大市場的矛盾日益突出。農業生產被砍多了,帶動少了,壹哄而上,壹哄而上,有貴有賤,大起大落反復出現;農民生產規模小,農產品小批量,質量差,履約率低,難以進入大市場流通。
二是城鄉關系、工農關系不和諧,農業比較效益低,與其他行業利益分配不合理的矛盾更加尖銳。農民種田積極性不高,投入嚴重不足,農民收入增長放緩,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
三是農業領域的市場法律法規不健全,農村經濟運行機制與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矛盾日益明顯。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農產品加工經營者要麽搶著買,要麽拒絕買,農民要麽待價而沽,要麽貨難賣,各方之間缺乏利益聯結機制,經濟行為非常隨意,影響了農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