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漢以前到清末,中國有100多種著名歷法,都屬於陰陽歷。據說我們的祖先早在夏朝(公元前17世紀前)就使用這種歷法,所以人們也稱之為“夏歷”。解放後仍稱“夏歷”,1970後在中國報刊上改稱“農歷”。至於“農歷”這個名稱的由來,大概是因為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為立國之本,歷法必須為農業服務。
眾所周知,農歷的基本周期是新月,陽歷的基本周期是北回歸線。陰陽合歷,顧名思義,是壹種兼顧陽歷和陰歷的歷法。再者,陰陽歷以月球繞地球壹周的時間(即農歷正月)為壹個月,以地球繞太陽壹周的時間(即回歸年)為壹年。這種歷法的獨特之處在於,歷月的日期代表某個月相,如初壹新月,月中滿月;另壹方面又與春夏秋冬相協調。但制作陰陽歷最大的困難是太陰月和回歸年沒有公分母,所以壹年中安排幾個月最合理,成為編年史家急需解決的問題。
農歷的日歷年是以回歸年為基準的,但1回歸年是365.2422天,比112個農歷月多了約11天。如果每年都是12個月,累積起來就會產生混淆。比如1980的春節在2月,16之後的1996的春節在8月。多不方便啊!古人在實踐中認為1年大約是11天,三年是33天,所以規定每三年加1個月,稱為閏年。雖然這在解決問題的道路上前進了壹大步,但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們的祖先經過仔細的觀察和仔細的計算,發現了“19年七閏法”,即在19年中設定7個閏年(閏年為每年13個月),其余12年為平年(每年12個月)。采用這種巧妙的方法後,19日歷年和19回歸年的長度差不多了。請看具體計算:
1個月=29.5306(天)
12*19+7=235(滿月)
235個月亮=29.5306*235=6939.69(天)
1熱帶年=365.2422(天)
19熱帶年=365.2422*19=6939.60(天)
計算結果表明,19回歸年與235個太陰月相差僅0.09天(2小時9分36秒)。顯然,這壹發現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飛躍!它使農歷和陽歷更好地調和,同時歷法的季節和月份順序也基本符合實際天氣。對了,這個定律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首先發現的。希臘發現這個周期時,中國已經成功利用了160年。
南北朝時期,我國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在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制作了創新的《大明歷》,大明歷創造了比“19閏”更準確的“391年144閏”法,即在3965438年。
在介紹“農歷”的時候,有壹點要提醒壹下,就是有些人平時叫農歷是不對的。這裏介紹了三種歷法的原理。我們來回顧壹下,農歷只與月亮的運動有關,而陰歷則兼顧了陽歷和陰歷的基本特征。它和陰歷在原理上有異同,所以不能叫陰歷。至於農歷,叫舊歷,大概是相對於公歷而言的。因為我國自古以來就采用農歷,辛亥革命後1912采用公歷,所以人們習慣稱公歷為“新歷法”。相比之下,農歷自然叫舊歷,可見新歷和舊歷的名稱只是習慣而已。
從上面可以看出,陰陽合歷的成功之處在於閏月的巧妙設置,但為什麽有時閏三月,有時閏五月,有時閏八月呢?這是壹個與二十四節氣密切相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