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冬至節的傳統習俗

冬至節的傳統習俗

冬至不僅是我國農歷中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壹個傳統節日,其節日習俗傳承已近3000年,豐富的節日內涵至今經久不衰。下面我精心整理了5個冬至傳統習俗,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1、掃墓?

古代的祭祀,到了今天就演變為掃墓。尤其是南方地區,比如上海、蘇州、杭州此類區域都有冬至掃墓的習俗。特別是亡者三周年內的,基本都會每年在正清明、正冬至每年掃墓兩次;三年之後就不拘泥於正日,而是可以在前後三天內去祭拜。

2、北餃子 & 南餛飩

北方壹些地區如北京、天津,冬至夜都有吃餃子的習俗,特別是羊肉餡的餃子。相傳是為了紀念紀念河南名醫張仲景。他在冬至日開設舍藥棚,把羊肉與藥物包入面皮中,制成耳朵狀的“嬌耳”,給人們驅寒、治療凍爛的耳朵。民間有諺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相對於北方的餃子,南方地區較多是吃餛飩,同源於餃子驅寒,湯湯水水熱熱乎乎的壹碗下肚,寓意新壹年順利圓滿。另有說法,冬至吃餛飩應追溯到古代的祭祀食物、南北朝時的偃月形餛飩等。

說到此,大家可否知道“餛飩”之名的由來? 相傳吳越春秋宴席上,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有胃口,西施為討歡心,特意親自去禦廚房包了壹鐘偃月形的點心獻給吳王。吳王嘗了壹口後,連呼“鮮美”,隨後壹口氣吃了壹大碗,吃完後發問西施“此為何種點心?”。 西施內心暗想:此君渾渾噩噩混沌不堪,便隨口答道“混沌”。 後經過口口相傳,“混沌”演變為“餛飩”。

3、冬至圓,吃湯圓

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圓”,民間有“吃了湯圓大壹歲”的說法。這壹習俗在閩臺和兩廣間尤甚。以糯米粉拌水揉成團,搓成實心或加餡料的圓子,入水煮熟,祭祀先人,也和元宵壹樣,寓有祈盼家庭團圓、諸事美滿之意。

相傳,冬至圓原是閩南壹位老母親思念在他鄉謀生的兒子,淚水滴入碗中滾成的,後來人們相沿成俗。有的人家如有親人在外的,要在聚宴席上空位前擺上冬至圓,以示團聚。或曬幹圓子,留待回家之日補吃。

4、冬釀酒

傳統的姑蘇人家,冬釀酒必定是冬至席面上必不可少的壹物。冬釀酒用糯米或者黃米,加入桂花釀造,壹打開淡淡桂花香撲面而來,口味甜甜的,壹般酒精度只有2度左右,老少皆宜。

前幾年筆者去蘇州玩,滿大街找桂花米酒,買來後晚上躺在賓館床上邊看劇邊小口小口抿著喝,壹晃眼喝掉了兩大瓶的事依然歷歷在目。

5、九九消寒圖

又稱“畫九”,是冬至後計算春暖日期的圖。明代《帝京景物略》載:“冬至日,畫素梅壹枝,為瓣八十有壹。日染壹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九九消寒圖”有三種圖式,分別為文字、圓圈、梅花三種。

“冬至居於新舊更替的時節,在古人觀念中它自然也就有了非同尋常的文化意義,冬至節俗中諸多信仰、儀式內容就來源於人們對這壹時節的感受。”

  • 上一篇:農歷的十二月叫什麽月?還有其他昵稱嗎?
  • 下一篇:創業有多艱辛?適合年輕人的低成本創業項目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