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財政政策。
2.貨幣政策。
3.對外經濟政策。
1.約翰·梅納德·凱恩斯(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英國經濟學家,現代經濟學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壹,他創立的宏觀經濟學與弗洛伊德所創的精神分析法和愛因斯坦發現的相對論壹起並稱為二十世紀人類知識界的三大革命。
1936年,凱恩斯的代表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簡稱《通論》)出版,他的另外兩部重要的經濟理論著作是《論貨幣改革》和《貨幣論》。
凱恩斯因開創了經濟學的“凱恩斯革命”而稱著於世,被後人稱為“宏觀經濟學之父”。
2.在凱恩斯之前,主導經濟理論是以馬歇爾為代表的新古典學派自由放任經濟學說,又稱傳統經濟學。這種學說是建立在“自由市場、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動調節、自動均衡”的五大原則基礎上的,其核心是“自動均衡”理論。認為在自由競爭的條件下,經濟都能通過價格機制自動達到均衡;商品的價格波動能使商品供求均衡;資本的價格——利率的變動能使儲蓄與投資趨於均衡;勞動力的價格——工資的漲跌能使勞工市場供求平衡,實現充分就業。因此,壹切人為的幹預,特別是政府幹預都是多余的,什麽也不管的政府是最會管理的政府,應該信守自由競爭、自動調節、自由放任的經濟原則,政府對經濟的幹預只會破壞這種自動調節機制,反而引起經濟的動蕩或失衡。
3.基本理論
凱恩斯三大基本理論:
1、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
2、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
3、流動偏好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