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著這個希望子孫世代做皇帝的始皇帝的秦始皇陵,位於陜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裏的臨潼區境內,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皇帝陵園。史載,秦始皇為造此陵征集了70多萬個工匠,建造時間長達38年,同時也生產著奇跡。
1974年3月兵馬俑從5米深的地下“橫空出世”,是幾位農民的幸運,也是壹種歷史的必然。雖地處秦始皇陵東側達1.5公裏,以兵馬俑壹、二和三號坑為主體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仍占地300余畝,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8000兵馬俑如同復活的軍團壹般,宿衛著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考古隊隊長劉占成說:“雖是陶俑,但它們如真人壹般大小,或身穿齊膝長衣,外披鎧甲,手持長兵器,或腰束革帶,腿紮裹腿,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或黑發,藍袍,綠臉,給人留下的不僅僅是雄糾糾的軍威,更多的是2200年前古人的生活實況。”
經考古勘探,秦始皇陵可分為陵園區和從葬區兩大部分。陵園區占地近8平方公裏, 有內城和外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現存高76米,周圍有大量地面建築遺跡和陪葬物。陵墓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主要賠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有5萬多件重要文物出土。1980年發掘出土的壹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自1979年10月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以來,已接待中外遊客5000多萬人次,兵馬俑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誼。
新加坡原總理李光耀得知發現秦俑後想壹睹為快。1976年5月14日下午,李光耀壹行來到了秦俑建設工地,40多分鐘的參觀結束時,李光耀激動地說:“秦兵馬俑的發現,是世界的奇跡,民族的驕傲。”
1978年9月,法國總統希拉克在參觀後留下這樣的贊詞:“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從此,“第八大奇跡”便成為秦兵馬俑的代名詞,飛向世界各地,飛入尋常人的心中。
今天,秦兵馬俑出土已30年,令人驚異的秦代“百戲俑”、“文官俑”、青銅仙鶴等也相繼出土,秦陵的奇跡故事還有多少仍待後人去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