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已經推廣很久了。我們發現新教材是以語法為綱,以交際功能為主線編寫的。教材中的語法現象零散且相對不系統,語法練習相對較少。傳統的語法教學方法是精講多練,采用理論、規則、實踐的教學模式。所以經常會出現這樣尷尬的壹幕:老師口幹舌燥,學生壹頭霧水。學生和老師都缺乏興趣,教學效果往往事倍功半。針對這種情況,我嘗試改變,摸索出了這樣壹套語法教學方法:1,情境教學法。畢竟,英語對我們來說是壹門外語。我們初學的時候,學生會覺得不習慣,而且由於日常生活中沒有用到,學過的東西往往容易忘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模擬具體的交流情境,通過講解-練習-講評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隨著課程內容的深入,動詞的時態、語態等語法現象逐漸出現,直接影響英語交流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指導學生在情境中練習它們的用法。比如“我正在關門。”,“我已經關門了。”和“我會關上門。”通過將語法現象與具體的生活情景聯系起來,學生壹定能學得快,記得牢,也會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並在課後嘗試使用英語。這樣學生以後在類似的情況下也能脫口而出類似的句子。2.歸納教學法。歸納法是指從大量具體現象中總結、提煉出規律。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先列舉幾個例子讓學生接觸壹系列的語言現象,然後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壹定的語法規則。初中大部分語法句子都是先出現在課本上,逐漸增多,然後通過大量的練習進行總結和補充。教學實踐證明,歸納教學法是壹種適合我國學生的教學方法。我認為在歸納教學法的基礎上適當結合演繹法是加深學生記憶的好方法。3.句型與比較教學法。任何語言都有大量的句子,英語也不例外。句型是從大量句子中總結出來的典型句型,是語言的結構和模式。初中英語課本的句型和語法滾雪球。某個句型或語法會壹次又壹次——反復出現,從少到多,從淺到深。課文是所學句型和語法的實際應用,每課布置的練習是用來鞏固句型、語法和詞匯的。因此,在初中階段,壹定要搞好句型教學,對每個句型都要進行模仿、代入、拓展、靈活運用的訓練,讓學生熟練掌握每個句型。句型相對於普通句子來說是典型的,但相對於語法來說是有局限性的,句型練習不能代替語法學習。為了進壹步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必須進壹步學習語法。句型練習是語法學習的起點,語法學習是句型練習的深化和提高。對於初學者來說,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句型,才能為系統學習語法提供感性材料,為以後的語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句型練習的基礎上,我們學習詞法和句法。在學習詞法和句法的時候,我們通過句型練習,把語法知識轉化為運用英語的能力。語法教學和句型教學相結合,相輔相成。對不同句型和相似句型進行對比分析,可以使學生區分它們的異同,加深理解,是幫助他們正確使用這些句型的有效方法。語法教學需要通過實踐來實現,其教學效果也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壹成不變的教學方法不可取,也沒有絕對最優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否可取,取決於能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語法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水平、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可用時間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相對優化的組合。我們初中英語教師要盡量做到全英文教學,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註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對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方法進行得失分析,不斷改進。
上一篇: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它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占據著什麽樣的地位?下一篇:剪紙對稱造型的壹個美麗而簡單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