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刺繡多為宮廷禦用的刺繡品,大部分均由宮中造辦處如意館的畫人繪制花樣,經批核後再發送專營紡織品的江南織造管轄的3個織繡作坊照樣繡制,繡品十分工整精美。
清代初期,經濟、文化的發展都受到了壹定影響,但很快得到了恢復。從康熙至乾隆的100多年當中,社會處於相對安定時期。受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豐富多彩的刺繡在清代達到了極盛時期。
在藝術風格方面,刺繡制作技藝形成了兩種鮮明的對比,以民間為主的繡品具有地方特色,多以健美、質樸、實用為主;而官府禦用之作,則以材料珍貴、技藝奇巧精細為上品,這種趨勢壹直延續至清代末期。
清代刺繡紋飾繁縟精巧,題材種類較多,其中以花鳥走獸、人物風景、戲劇故事、歷史傳說和吉祥圖案等最多。
清代宮廷繡品種類之多,用途之廣,不是前朝所能比擬的。北京養心殿造辦處是全國優秀書畫家和工藝匠師們的薈萃之地,主要負責紡繡等事項。
宮廷繡主要是由廣儲司所屬繡作負責,專門刺繡皇上用品。在江寧、蘇州、杭州還設有3家織造府,其中的繡工也專為內府及官吏刺繡。繡作與繡局繡制的產品,只作為貢品,不參與市場交換,主要是為了封建帝王及後妃們,體現王權威嚴與奢侈生活需要而生產的,因而在藝術上形成了莊重、華麗、富貴的風格。在技術上有精工細作、繁縟的傾向。
例如,清代帝王和皇後所居住的寢宮布置得十分華麗,多為世上稀有之物。在這些裝飾品中,刺繡也是主要的品種。
如儲秀宮內後妃床上鋪有4條龍鳳、花卉圖案的繡花被面,還架有內帳、外帳、帳額、飄帶等,上面繡有紫藤葡萄、菊花、海棠、玉蘭等折枝花卉,寓意富貴益壽之意,圖案繁縟細膩而不亂,色彩鮮艷富麗而不俗。
帳內還掛著寓意吉祥如意的床掛件,琳瑯滿目。宮廷繡的另壹個特點是用材講究,服飾都采用純細致的綾、羅、綢、緞,宮中還布置各種精制的欣賞品,有雙面繡《仕女圖》、《孔雀屏》等。
其中尤以雙面繡《富貴壽考圍屏》最為精致。用10余種絲線,施以纏針、套針、戧針、滾針、接針、紮針、松針、打籽等刺繡針法。繡出牡丹、石榴、芙蓉、靈芝、竹石等圖案,兩面花色相同,繡工整齊,不露線頭,繡面精致。邊框為描金6幅暗八仙和串枝花幅,底座為黑漆金皮球花與雲龍戲珠,背面飾如意卷草紋,這是乾隆時期雙面繡中繡制水平最高的作品。
由於當時輿服制度的約束,裝飾紋樣大都是規範化、程式化的,只是呆板地按照規定的圖案繡制。
盡管從藝術角度看是不可取的,但從技藝方面看,清代宮廷繡中針法之廣,技藝之精,特別是雙面欣賞品這樣高技巧作品的表現不能不說其是超過前代的。再說,不論是宮廷繡作還是織造府繡局中的繡工大都來自民間,這些能工巧匠的精心制作和藝術愛好,以及民間風俗活動,對宮廷繡有壹定的滲透,也多少吸收了壹些民間刺繡的優點。
在清代中期,經濟十分繁榮,百姓生活安定,刺繡工藝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