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勞務輸出的起源

勞務輸出的起源

這種用人方式起源於日本和美國。其特點是勞務派遣企業招人不招人,用人單位不招人。這種招用分離的就業模式是國際上非常流行的壹種就業形式。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勞動保障體系的完善,新壹代求職者就業觀念的轉變,勞務派遣開始在不同層次的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發展。並且順應這壹國際趨勢,將成為未來勞動力市場上壹種成熟完善的就業模式。中國的對外勞務合作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中國現代勞務輸出的形成是在鴉片戰爭(1840)之後。19世紀中葉,中國北方和澳大利亞發現金礦。由於奴隸貿易已經停止,而當時的清政府將移居海外的人視為賤民和棄民,采取不保護的政策,殖民者趁機通過利誘、誘拐、強拉等非法手段,掠奪了大量的美國勞工,即“華工”。這是中國近代勞務輸出的開端。

上世紀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派出大量勞務人員,為英法俄及東南亞國家抵抗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提供了巨大的後勤保障。因為我國這壹時期的國際勞動力流動不以經濟利益為目的,具有很強的為戰爭服務的性質,不是真正的國際勞務輸出。

20世紀50-60年代,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勞務輸出有了新的發展。但這壹時期的勞務輸出大多是出於人道主義立場,主要是援助亞非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建設,特別是前蘇聯、蒙古、尼日利亞等社會主義國家。派遣了大量的技術人員、工人、醫務人員,基本上是免費或者優惠的,也不是從經濟利益的角度考慮。因此,當時的對外經濟技術援助並不是真正的國際勞務輸出,但它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對外勞務輸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後,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服務貿易的發展,我國勞務輸出真正從無到有,蓬勃發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中央政府“走出去”戰略的指導下,我國勞務輸出業取得了較快發展,2000年已初具規模,成為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際勞務市場的重要力量。國際勞動力流動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末期。具有壹定規模的出口始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15年底(1492 10 10月12)。從16到18世紀,殖民國家把黑人賣到美洲的奴隸貿易。這是歷史上大規模遠距離勞動力轉移的開始。然而,這種不人道的奴隸貿易是殖民主義的邪惡表現。奴隸作為勞動力的所有者,不能以獨立的勞動力所有者和銷售者的身份出現在國際經濟活動中,而是作為生產工具——“會說話的工具”,被強行從壹個國家運送到另壹個國家。所以這不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勞務輸出和輸入。

那些真正的自由人,那些自己的勞動力所有者的國際勞動力流動,那些作為生產要素在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的人,是18世紀早期的第壹批歐洲技術工人。當時受重商主義的影響,壹些歐洲國家的政府對技術工人的進入采取了歡迎的態度。然而,由於各自的經濟保護主義政策,這壹時期的移民仍然非常有限。

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勞務輸出和輸入,是在上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50年代才發展起來的。二戰後,隨著大量新興國家的建立和戰後重建的需要,國際勞務輸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半個多世紀後,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各國經濟的增長,國際勞動力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

  • 上一篇:CD,磁帶,黑膠唱片三者在音質方面具體有什麽區別?
  • 下一篇:頭發材質免挑-如何用手機美顏秀秀改變發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