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立的“逗妳玩”,單口相聲
母親:“寶寶,媽媽忙去了,咱外邊晾的衣服呢。妳看著別讓人偷了去,有事就叫我。”
寶寶:“嗯”
來了壹小偷,對孩子:“幾歲啦?”
寶寶:“5歲”
小偷:“妳叫什麽名字啊。”
寶寶:“我叫小虎”
小偷:“妳認識我嗎?”
寶寶:“不認識”
小偷:“咱們倆壹起玩吧,我姓逗,叫逗妳玩,妳叫我,叫我。”
寶寶:“逗妳玩”
小偷:“好,太好啦。”
小偷拿走了衣服,小寶大聲的叫:“媽媽,他拿咱家褂子啦。”
母親:“誰啊?”
寶寶:“逗妳玩”
母親:“好好看的”
小偷拿走了褲子,小寶大聲的叫:“媽媽,他拿咱家褲子啦。”
母親:“誰啊?”
寶寶:“逗妳玩”
母親:“這孩子。壹會我揍妳,好好看的別叫啦”
小偷拿走了被單子,小寶大聲的叫:“媽媽,他拿咱家被單子啦。”
母親:“誰啊?”
寶寶:“逗妳玩”
母親:“這孩子。再不老實,我揍妳。”
小偷走了,母親出來了:“咱們的衣服呢?”
寶寶:“拿走啦”
母親:“誰啊?”
寶寶:“逗妳玩”
擴展資料
與傳統的敘事藝術(如評書、故事等)相比,單口相聲在內容上側重於反映人物之間的對話, 並主要依靠對話構成包袱、塑造形象。由於其創作中對包袱的組織要受情節、人物性格的制約,所以單口相聲創作的難度很大。
故事型的單口相聲創作近年來已近於絕跡,議論型的單口相聲則由於在內容與形式之問存在著不易克服的矛盾而讓位於對口相聲。
單口相聲這種形式在長短並沒有規定,有的能連著說幾天,有的說壹段只要二三十分鐘甚至三五分鐘,半天下來就能說許多小段。
因此,單口相聲又有“大笑話”和“小笑話”的分別。“大笑話”是由許多段“小笑話”組織成的,有點兒像章回體裁。這種形式的內容很多是取材於歷史傳說(特別是清代的),有的取材於民間流傳的長篇故事,如《江南圍》《張雙喜》《吳三漢抗糧》《馬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