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餅(又名春芽餅):立春季節,田間春芽(野菜,亦稱棉芽、水苨)遍地,碧綠肥嫩,婦女們采回家後用水洗凈,與糯米粉壹同舂碎拌和(可放入適量食鹽或白糖)做成餅狀,入鍋煎熟。這種餅柔軟清香,纏綿可口,尤其有清腸除膩之妙,所以在這個季節古村幾乎家家舂臼響、戶戶米餅香。古籍《歲時廣記》也有雲:“立春日,食蘆菔、春餅……”可見吃春餅確是傳統風俗。
清明餅:清明節前後,用糯米粉與苦苣葉或貯麻葉、芥菜葉舂和做成。這種餅口感與春芽餅相似,但有蔬菜的清香,食之亦有解膩和胃之功。同時,又是祭祖敬神的供品。
谷芽餅:農民在清明季節浸種時,為預防倒春寒凍壞秧苗,往往要按超過實際需要的秧苗量浸種,以備補播稻種。所以,在播種時會多出壹些谷芽。為了不浪費糧食,村民們把谷芽和糯米粉柔和在壹起煎成餅。這種餅不需加糖就很甜,老少皆宜,尤其少兒食之可助消化。
上梁餅:蓋新房子的人家,為了祈求祖先和神靈保佑,也為了慶祝上梁吉日,用糯米粉和粳米粉各壹半做成餅,並在上面蓋壹紅點,然後用甑或鍋蒸熟。這種餅味道清淡,但吃起來滑韌爽口,有壹股米飯的香味。
催生餅:這是婦女臨產前壹個月,娘家為預祝分娩平安而做的餅,用料也是糯米粉和粳米粉各半,蒸熟。講究壹些的人家用印摸壓成形,米餅上面有荷葉、荷花和蓮蓬的圖案,還有“早生貴子”或“百子千孫”文字。
三朝餅:是小孩出生後第三天,公公、婆婆或父親做的餅,用料、做法與催生餅同,講究的人家也用印摸成形,不過圖案多為纏枝花卉,文字則為“長命百歲”或“長命富貴”。
古村人喜歡做米餅、吃米餅,把米餅作為美食,也喜歡把米餅作為親戚鄰裏之間互贈的小禮品,讓大家在品嘗米餅時,互道吉祥,切磋技藝,從而增進親情和友情。這對今天壹些不厭粱肉旨酒而又輕視親情友情的人們來說,倒是壹種很值得肯定與稱道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