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采茶戲是具有代表性的江西采茶戲之壹,而江西采茶戲是中國采茶戲的始祖,主要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壹帶。“贛南茶事興盛,歷史悠久。”據說,宋、明、清三代,贛南均有名茶列為貢品,當地漢族勞動人民都為繁榮的茶事而載歌載舞。眾所周知,在茶葉生產中,首要工序就是采茶。在翠綠山野與明媚的春光中,人們壹邊勞動,壹邊唱著山歌,既消除了疲勞,也抒發了感情,“采茶歌”由此而來。而采茶歌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則是在許多年以後的新春之際,隨民間各種燈彩在鄉村表演,即形成采茶燈戲的演出,這便是采茶戲的最早雛形。采茶燈戲中所演唱的采茶歌為“十二月采茶歌”,主要有三種形式:壹是“順采茶”,從正月唱到十二月;二是“倒采茶”,從十二月唱到正月;三是“四季茶”,則唱壹年的春夏秋冬。演唱時,舞者口唱“茶歌”,手提“茶籃”作道具,載歌載舞,從而形成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采茶燈戲,俗稱“茶籃燈歌”。
贛南采茶戲形成後,即分成幾路向外發展,除遠至閩、粵、湘、桂諸省區所形成的支系之外,在江西省境內即形成了贛東、贛西、贛南、贛北、贛中五大流派。南昌采茶戲屬於贛北流派,至今有壹百七十多年的歷史,發脈於載歌載舞的采茶燈戲,扮唱《十二月采茶歌》及各種民間小調,以南昌、新建兩縣為中心起步、發展起來的。
據史料記載,清朝道光末年,采茶戲由燈彩演變成戲曲。清朝光緒年間,南昌采茶戲在南昌禾埠起班。當時的劇目多為“二小”(小醜、小旦)扮演,如《攀筍》、《賣棉紗》等。之後,隨著劇情的需要,“二小”逐漸發展為“三小”(小醜、小旦、小生),如《下南京》、《賣花線》等,因此民間俗稱采茶燈為“三角班”。後來,這種表演已不局限於表現茶事了,而是出現了大量表現日常生活內容的小戲,到了這時,“半班”也就因此宣告誕生了。“半班”則已基本形成為采茶戲班的規模,有十幾二十人,有服裝、道具和樂隊,已能夠上演差不多完整的各種劇目,所以很受鄉間民眾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