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壽昌生於宋朝。七歲時,他的生母劉被他的第壹個母親(他父親的妻子)嫉妒,不得不改嫁。50年來,這對母子聽不到對方的聲音。
神統治時期,朱壽昌在朝鮮為官。他曾經刺血寫金剛經,四處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他決定放棄官職,前往陜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到生母絕不回來。終於在陜西見到了親生母親和兩個弟弟。母子相聚,壹起歸來。此時,我母親已經70多歲了。
2.埋葬孩子,侍奉母親
晉代憂國憂民的郭巨(今河南林州市人),原本家境殷實。父親去世後,他把財產分成兩份,分給了兩個弟弟。他壹個人照顧母親,對母親極其孝順。後來家裏漸漸窮了,他老婆生了個男孩。郭巨的母親非常愛她的孫子,她總是舍不得吃,但她把唯壹的食物留給了她的孫子。
郭巨深感不安,覺得撫養這個孩子必然會影響他母親的贍養。他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壹個,母親死後不能復活。還不如把他兒子埋了,省點糧食養活他媽。”
當他們正在挖坑時,突然看到地下兩尺處有壹座金壇,上面寫著:“郭巨,天賜之子,官不可取,民不可取。”夫妻得金,回家孝敬母親,同時生兒育女。從此,郭巨不僅過上了好日子,還把孝順的名聲傳遍了全世界。
3、洗滌親溺器
黃庭堅,著名詩人、書法家,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雖然身居高位,卻孝敬母親。每天晚上,他都親自為母親洗夜壺,沒有壹天不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4、護士不懶
崔山南,本名嚴,字順之,唐代博陵(今河北)人,任山南西路官,故稱“山南”。當時崔山南的曾祖母,孫夫人,年紀大了,牙齒掉了。她的祖母唐太太非常孝順。每天洗完手,她就去上課餵婆婆。幾年後,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菜,保持健康。
孫夫人病重時,把全家人召集在壹起說:“新娘子的恩情,我無法報答。我希望新娘的孩子和兒媳會像她尊重我壹樣尊重她。”後來崔山南做了大官,果然按照孫子的指示,尊稱他的祖母唐夫人。
5.擔心品嘗糞便
於,南齊高士,被任命為夷陵縣令。上任不到十天,突然覺得心驚膽戰,汗流浹背,預感家裏出事了,於是馬上辭職回國。回到家,才知道父親已經重病兩天了。
醫生說:“要知道病情的好壞,只要嘗壹下病人的糞便就知道了,是苦的。”黔婁去嘗他父親的糞便,發現它很甜。他非常擔心。晚上,他跪拜北鬥七星,乞求為父而死。幾天後,他的父親去世了,黔婁埋葬了他的父親,並在那裏養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