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上,封建專制阻礙了科學技術的繼續發展。
古今中外的科技發展,都必須依靠國家力量的支持和正確的科技政策。中國封建專制制度壹直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以農業為基礎,限制商品經濟的發展,極大地阻礙了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但西歐各國都主動或被動地順應歷史潮流,大力推行重商主義政策,鼓勵工商業發展,不僅增加了財富,也極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明末清初的“閉關鎖國”政策在壹定程度上起到了自衛的作用,但也嚴重阻礙了東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交流,扼殺了先進科學思想的生長,使先進科學技術因新陳代謝不足而日益萎縮。
第二,在經濟上,腐朽的生產關系嚴重阻礙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長期以來,中國封建社會的主導經濟形式是自然經濟。這種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的經濟形式,滿足於壹時的風調雨順,自給自足,安於現狀,很少改變傳統的開拓精神和創造精神,對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沒有迫切的需求,從而使科學技術的發展失去了最根本的動力,只能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軌道上蹣跚而行。
第三,在文化教育方面,儒家文化和封建奴化教育阻礙了科技的發展。
中國的封建教育強調政治和倫理,而忽視自然科學。封建教育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是壹種奴化教育,輕視技能。“八股選士”這種考試命題範圍為“四書五經”的以儒家思想為主的官方選拔制度,培養選拔的是“只讀聖賢書,窗外無所知”的書蟲和奴才,而不是科學人才。在這種氛圍下,根本無法產生有勇氣創造新的理論和學說的科學家,科技的發展也就失去了文化基礎。
思想文化中的儒家文化氛圍也制約著科學的發展。西方科學的發展往往有良好的文化氛圍。比如文藝復興產生了現代自然科學,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增加了理性和科學意識,這些都大大增強了這種促進科技發展的良好氛圍。幾次科技革命更是科技史上的輝煌。中國是壹個封建專制思想文化特別濃厚的國家。儒家文化氛圍籠罩著壹切,支配著壹切。理學的唯心主義使人們放棄了科學的頭腦,而儒家經典的任意性像壹個魔咒,造成了人們不科學的心態,形成了阻礙科學發展的巨大歷史慣性。
第四,社會價值取向,反功利主義的傳統價值觀制約著中國現代科技的發展。
科學界普遍認為,功利主義是現代科學技術產生和發展的必要社會條件。中國的功利思想表現為對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追求,所以學者熱衷於人文和政治制度。西方人通過自己的努力追求個人發展、個人興趣以及相關的物質和精神價值,因此熱衷於生產技術和科學。這種中國的反功利主義思想和西方的功利主義思想,反映了東西方兩種價值觀的巨大差異,影響著各自國家的個人和社會價值取向以及國家政策的制定,直接或間接地制約著自然科學家的發展和成長。中國的傳統價值觀和社會環境形成了壹個封閉的自適應系統,扼殺了中國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