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原創散文:魚

原創散文:魚

老林家門口有口魚塘,占地三畝余,塘主為鄰村朱姓人。老林家貧,小時候難免會做些日釣夜撈之事,也難免被斥罵和追趕。

後來老林愛上了釣魚,有壹回釣上了壹條六斤多的大魚,老林壹時得意,寫了首《浣溪沙》:斜風細雨下花東,夾路桃柳兩蔥蘢。風物依稀去年同。壹竿風月碧波好,閑來無事逍遙***。座中阿誰是山翁?

老林愛釣魚,更愛吃魚。

在雲南普者黑,壹片荷花壹段水,水流之處有荷香。老林看的有些倦怠,與小林、老陳、小陳到近旁的小河去釣魚。這條河產壹種魚,壹指大,細鱗,魚身呈青白色,愛咬鉤。老林和老陳提竿不斷,小林和小陳拾魚不輟,不大壹會,就釣了小半桶。時值傍晚,老林提了魚直奔飯館,掌櫃手藝甚佳,炸出來的小魚勻稱微黃不粘連,香氣四溢。酒足飯飽,問何菜最佳,皆曰魚也。老林誌得意滿,捫腹大笑。

張愛玲說人生有三恨:壹恨海棠無香,二恨紅樓未完,三恨鯽魚多刺。老林花盲,海棠長甚樣還沒弄清,香不香更無所謂了;高鶚所續,亦堪可讀,談不上恨;唯鯽魚多刺,心有戚戚焉。曾在大理點了盆鯽魚豆腐湯,鯽魚是洱海產的,三四指大,用蒼山的泉水加豆腐白煮。魚湯稠白醇香,魚肉鮮嫩無比。老林喝了口湯,吃了塊魚,大為驚艷,正想大展拳腳,卻被刺卡住了,進出不得。刺很小,沒有大傷害,就是讓妳吃不甘,喝不香。如鯁在喉這個詞,形容的真到位,老林望魚興嘆,恨意綿綿。

魚的種類豐富,吃法也多,但老林覺得唯有蒸方能得其味。蒸魚簡單,姜絲醬油加熱油就行,蒸的魚能存其形留其味,若加點蔥絲,復有魚歸碧水之感。有壹回在鎮遠古鎮,老林找了個臨江上座,備了美酒,準備點條清蒸魚大快朵頤。掌櫃很為難,他會做魚,但不會做清蒸魚。沒辦法,老林只好既做食客又做廚子,在異地他鄉的廚房裏廚師前展示了壹下才藝。掌櫃看完嘗畢,贊不絕口。老林想,以後在掌櫃的菜單裏,會不會多壹道清蒸魚的菜目呢。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張季鷹想吃家鄉的鱸魚連官都不要了,魚之美可想而知。如今老林家門口的那口塘成了野塘,春有青草,夏有鳴蛙,四時有村童作釣樂。老林回到鄉下,總愛在塘邊走走,或觀魚,或看釣,或遐思。美與不美的回憶,盡在這壹池淺水裏。

  • 上一篇:單身公寓平面圖和設計方案教妳生成單生公寓
  • 下一篇:古代包裝設計與傳統包裝設計的區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