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結婚代表兩個相愛的人,從此以後就是壹家人,***結連理。但是每個地方的婚禮習俗是不同的。那麽香港,這個大都市,即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傳統,也融合了英國的壹些西式文化。那麽香港文化中,香港的婚禮習俗到底是怎樣的呢?壹起來看下。
香港婚禮習俗
香港這個大都市是中國的壹顆東方明珠,香港的結婚傳統習俗綜合了中西文化的精神,既傳統也時尚。
送嫁與姐妹團
婚禮的前夜,新娘的女朋友們就集中在新娘的家裏,組成姐妹團,通宵達旦地熱鬧,叫做送嫁。因為在古代的中國,結婚以後女子就不太走出家門,所以,這是與肪友們的告別的儀式。現在的香港都為雙職工家庭,所以結了婚,女性不再出家門的現象已不復存在,但這種風俗習慣依然保留了下來。結婚的前壹夜,還有其他的壹些風俗習慣。其中之壹叫“上頭”,就是梳頭發的儀式。每位母親都要給出嫁的女兒、兒子梳理頭發。“壹梳壹梳到最後”,表示了永遠的意思。還有壹個風俗,就是吃湯圓。將米磨成粉,加上芝麻餡,做成拇指大小的湯圓,再用砂糖汁煮壹下,非常甜,表示新婚生活又甜又圓、幸福美滿。
開門吉利與兄弟幫 婚禮當天都要從早忙到晚,首先由新郎前往新娘家迎娶新娘,這是第壹個小高潮。與新娘家的姐妹團壹樣,新郎家也要結成兄弟幫,壹同前往迎接。姐妹團在新娘家的大門口擋住去路,要想過門的話,需要付買路錢,需雙方談判交涉。“九”這個數字表示永久、永遠的意思,所以,禮金最初從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元九角開始談起,談妥之後由兄弟幫用現金付帳,禮金由姐妹團***享。這來源於古代中國上千年的買賣婚姻的習俗,現在則成為饒有興趣的遊戲。 斟茶與拜祖先
終於進入新娘家門的新郎,首先要與新娘並立,給新娘的父母親獻茶,這種儀式稱之為“斟茶”。由新郎按父親、母親的順序獻茶,新娘也依次隨行。這時負責倒茶的人被稱作“大妗姐”,是壹個穿著黑色禮服的中年婦女。儀式之後再前往新郎家再壹次斟茶。新郎、新娘以及姐妹團、兄弟幫、大妗姐及其他家屬都要分乘紮著彩帶的車趕往新郎家。到了新郎家,首先開始的儀式是拜祖先,給神臺上祭祀著的祖先獻茶、點心,然後給大門的土地神拜禮,之後是給父母斟茶。
麻將與喜勺
儀式結束後,就開始進行稱為喜勺的結婚宴會。在此之前,壹般是在傍晚五點左右開始,三五成群的開始打麻將、撲克牌或者唱卡拉OK、聊天。送紅包壹般使用稱之為禮券的支票,由於香港治安不好,所以送支票是人們從生活中得出來的智慧。但也有人認為送現金更方便。紅包壹般根據親密程度及婚禮的地點來決定,通常為400——500港幣。婚禮時,新郎、新娘又要迎接來客,又要照相,甚是繁忙。壹般到午後九點左右,新郎新娘才能落座,上了菜,宴會才能開始。宴會開始時,無致詞、無演講,專門用餐。待用餐中途上魚翅湯時,主持人才開始致詞,各席就開始巡回幹杯,也開始到了“鬧新人”的時間。婚禮壹般要持續到夜裏十壹點鐘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