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又是壹年臘八到,臘八習俗知多少

又是壹年臘八到,臘八習俗知多少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是農歷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臘八節是我國壹年壹度的傳統文化節日,其中臘八節的習俗有很多,那麽主要有哪些習俗呢?下面就隨我壹起來看看吧~

臘八習俗

壹、祭祀

臘八節這壹天原本就是祭祀的日子,即使到了現在,還有很多地方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其中臘八節的祭祀對象括: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後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蟲神等。唐宋後來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習慣在這天祭佛。部分地區很隆重。

二、制臘八豆腐

臘八節的其中壹個習俗是制臘八豆腐,這壹習俗主要在安徽黔縣盛行,制臘八豆腐是當地的風味特產,其中做法是:將自制豆腐曬幹可留日後吃,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鹽水,在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而成。而“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壹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變味。

三、吃冰

吃冰也是臘八節的壹個習俗。人們壹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壹年不會肚子疼。

四、泡制臘八蒜

臘八節的習俗也有泡制臘八蒜,在北京、華北大部分地區還有在這天泡制臘八蒜的習俗,臘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上口放到壹個冷的地方,直到蒜變成綠色。

五、吃臘八面

在臘八節這壹天除了甜口或鹹口的臘八粥,以及臘八蒜、臘八豆腐之外,當然也少不了陜西的臘八面。在每年農歷臘月初八早上太陽出來之前,陜西人家家戶戶都要吃碗熱氣騰騰、四溢飄香的臘八面。

臘八節傳說

臘八節是農歷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裏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壹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壹頓。

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壹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幾個關於臘八節的習俗以及臘八節傳說的簡單介紹了,小夥伴們妳們還知道哪些習俗呢?歡迎補充,咱們在評論區裏相見吧~

  • 上一篇:歷史上契丹人的服飾和發型有什麽特點?
  • 下一篇:為什麽觀光車裏獅子很少攻擊遊客和攝影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