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女子都有肚兜,是中國傳統女性服飾中的壹種,這是女性壹件私密用品,大多數為長方形,也有的是正方形,上面會繡有各種圖案,便是吉祥如意等,主要用於保護胸腹部的內衣,所以古代的肚兜又叫做“抹胸”。
清朝時候叫肚兜,宋朝叫“抹肚”。為了遮羞,慢慢演變成了肚兜。
古人上邊穿肚兜,那下邊穿什麽?到漢朝開始,裏面才增加了壹樣穿著—窮褲
男子為了方便勞動與打仗,後來才演變成今天的內褲。我們現在人看到會想以前他們不穿內褲會不會漏風什麽的,好奇怪。
唐代以前,甚至到唐代中期內衣都是肩部有帶子的,但是到了唐代,出現了壹種沒有肩帶的內衣,叫“訶子”。所以在我們看到的唐代的電視劇中基本上都是“半露胸式裙裝”,可憐我們範爺版的《武媚娘傳奇》,因為太過於忠實於唐代的內衣文化,而慘遭塗抹為大頭貼,也許是因為某某沒讀過小編的內衣發展史。宋代也壹直沿襲著這種穿法,只不過在做內衣的面料上更加講究罷了。
元代稍微變化了壹些,改名叫“合歡襟”,由後向前系。明代變化為壹種叫“主腰”的東西,類似於現在的背心,不過人家還可以收腰,看來古人也發現S型好看,呵呵。到了清代就有了壹個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名字“肚兜”,壹般是菱形的。上有帶穿時套在頸間,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肚兜”上有各類精美的刺繡。紅色為“肚兜”常見的顏色。
進入現代,當街美女偶爾也有標新立異的穿壹回肚兜,來壹陣“中國風”。甚至還有人嚷嚷著要“內衣外穿”,但是,親,妳是否知道“吊帶”我們的祖先早就流行過了,“內衣外穿”的風也被祖先提前刮過了,只不過這時尚轉了壹個圈又回來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