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農業是集約型農業,主要特點是因時因地制宜,精耕細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為中心,采取良種、精耕、細管、多肥等壹系列技術措施。
其形成與封建地主經濟制度下小農經營方式和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的逐步形成有關。
在農藝和產量上,中國傳統農業曾達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以種植糧食為中心,多種經營,是中國傳統農業生產結構的主導形式。
在這樣的農區之外,又有遊牧經濟占主導地位的牧區,兩者互相依存,在不同時期,又互有消長。
中國古代農業發展是不平衡的。
精耕細作的農業區雖然不斷擴大,但也有些地區粗放經營,甚至還保留有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殘余。
以精耕細作農藝的形成和發展為主要線索,中國傳統農業大體經歷了下述階段:①夏、商、西周、春秋是由原始農業向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形態過渡的時期,主要特點是與青銅工具、耒耜、耦耕、相聯系的溝洫農業;②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是精耕細作農藝的成型期,主要特點是以耕、耙、耱為中心的旱地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③隋、唐、宋、遼、金、元是精耕細作農藝擴展時期,主要特點是以耕、耙、耖為中心的水田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④明、清是精耕細作農藝的持續發展時期,主要特點是應付因人口激增而出現的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致力於增加復種指數和擴大耕地,土地利用率達到了傳統農業的最高水平。
先秦重要糧食作物有粟、黍、稻、大小麥、大豆,還有大麻和菇(米)等。
大抵北方以種粟黍為主,南方以種稻為主。
戰國時期,適應休閑制向連作制的過渡,大豆壹度和粟並列為主要糧食。
漢以後大豆向副食方向發展,大麻和菇逐步退出糧食行列。
末期,小麥先在西北和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種植,以後傳入中原,隨著連作倒茬和農田灌溉與保墑耕作技術的發展,種植面積持續增長。
但粟在長時期內仍是最主要的糧食。
東漢時期的《四民月令》還提到豌豆和胡豆。
三國時的《廣雅》首次提到秈稻,這壹時期水稻的主要種植類秈,粳。
唐、宋經濟重心移至江南,水稻生產迅速發展。
至宋代水稻躍居糧作之首,麥作也進壹步發展,稻、麥取代了粟、稻的傳統地位而延續至今。
原先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種植的高粱,宋、元時期傳到黃河流域,成為重要糧食作物之壹。
明、清時代,原產美洲大陸的玉米、甘薯、馬鈴薯傳入中國,並迅速傳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