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是指古代的稱謂、歷法、節氣、官職、地理、禮儀、古曲、科舉制度、宗法制度等文化內容。比如日歷細分為年表、日歷、年歷、年歷。
古代文化常識中山西的意義
1,山的西坡
《爾雅·石山》:“山西叫日落,山東叫日出。”邵金瀚的正義:“山西的夕陽是太陽,所以叫夕陽,山東的朝是太陽,所以叫日出。”
2.戰國秦漢稱蕭山、華山以西地區。
也被稱為關西。《史記·太史公序》:“蕭何填山西。”張守節正義:“又謂華山之西。”蘇頌哲《六國》:“竊責天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怒於西,以攻千裏之外陜西之秦,滅亡在所難免。”
3.指太行山以西、黃河以東的地區。
隋末在山西河東設使討捕,袁在山西河東設宣慰司,明在山西設書省,自清朝以來壹直是山西省。
中國傳統文化對古典詩歌的影響
儒家文化
三大文化中,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大、最深遠的是儒釋道。儒家文化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按時代可分為原始儒學、漢代經學、宋明理學和現代理學等不同時期。
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基本上都有壹種強烈的入世意識和胸懷天下的憂患意識。比如孔孟要求儒家知識分子以仁義道德為終身責任,通過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來實現人生價值。比如曹操對人才的渴求,對啟動天下歸心的焦慮,都表現在《短歌行》中。
再比如詩人杜甫,作為儒家最具代表性的詩人。在《茅屋為秋風所破》中,他感慨“安得千萬棟,大護天下貧民!風雨不動。”這種把自己和民族、國家、世界聯系起來的救世濟民的誌向,來自儒家。
道教文化
道家文化主要以老莊為代表。他們崇尚自然,但不是消極無為。相反,他們根據道德自然法則強調生命的自由和靈魂的超越。尤其是古代詩人、文人在身心受到壓抑、創傷、挫折時,容易產生超然傾向,進入壹個無憂無慮、自戀、世俗的世界,如阮籍、陶淵明、李白等。
不同於阮籍對人生的沈思,不同於陶淵明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詩人李白更加奔放灑脫。在《入酒》中,是“哦,讓壹個有精神的人去他喜歡的地方冒險,永遠不要把他的金杯空對著月亮!."“鐘鼓、珍饈、珍寶是什麽?,讓我永遠沈醉,永遠不要理智!。古代的清醒的人和聖人被遺忘了,只有偉大的飲酒者才能名垂千古。”“五花馬,千足金裘,交與童子換好酒,與妳共敘千古愁。”把這種享樂主義傾向表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