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制瓷工藝流程如下:
1、采石制泥:黏土(瓷土)是制作瓷器的原料,而黏土是由地殼表層的巖石風化分解而成。工匠們需要先將礦石采回,然後再打碎制泥。
簡單解釋壹下“巖石風化”:巖石在太陽輻射、大氣、水以及某些生物的作用下會發生破碎、疏松等現象,受氣象(風、雨、炎熱等)影響,巖石崩裂成大小不等的碎石,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這些碎石變成了細小的土粒沈積下來,形成了土壤。
2、淘練泥土:打碎的礦石需要經過淘練去除其中的雜質再做成泥,才能達到制瓷工藝的要求。含有過多雜質的胎泥在燒制過程中會出現變形、破裂等現象。因此,練泥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瓷器的質量。
最佳淘泥案例當屬龍山文化中的“蛋殼黑陶杯”。正是因為其胎泥經過了反復淘洗、不含有任何雜質,才保證了它能夠在拉坯過程中始終保持質地致密,以致壁薄至0.1毫米也不破裂的世所罕見的薄度。
3、輪制拉坯:將制好的胎泥置於工作臺的中心,通過轉動工作臺,再配合雙手的動作進行修整器型的過程,被叫做“拉坯成型法”,也稱“輪制法”。輪制法使得器壁厚薄均勻、造型規整,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效率。
4、修坯細琢:對拉坯成型的胎坯進行修整,使器表平整光滑。
5、繪畫紋飾:在素胎上繪畫紋飾圖案。唐代長沙窯首創出在胎坯上繪畫褐彩以及綠彩的釉下彩繪瓷。在此之前,瓷器紋飾僅為點彩的褐斑彩瓷,長沙窯把褐斑擴展成了褐(綠)彩的圖案紋飾,極大地提升了瓷器的美感與藝術性。
6、施釉:瓷器的上釉方法有多種,如蘸釉、蕩釉、刷釉、澆釉、吹釉等(蘸釉為傳統施釉技法。唐代時尚無吹釉等技法)。通常,根據坯體的形狀、厚薄以及用途等采用相應的施釉方法。
釉下彩瓷:先於素坯表面繪畫,再在其上施以透明釉,然後入窯燒制的彩瓷,即為釉下彩瓷。唐代長沙窯首開彩瓷之先河(釉下彩),是我國第壹座彩瓷窯。
7、匣缽,窯具的壹種。為防止燒制瓷器時窯爐環境對器表的影響(灰塵、煙熏等)以及器物之間的相互粘連進而影響釉面的完整與美觀,唐代時已使用匣缽作為保護與隔離瓷器的器具。放入匣缽中燒制的瓷器色澤美觀度得到了改善,質量大大提高。
8、入窯燒制。將匣缽放入窯爐,溫控在1200°左右,完成瓷器燒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