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古代的私塾教育

古代的私塾教育

私塾乃我國古代私人所設立的教學場所。它在我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對於傳播祖國文化,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啟蒙兒童,使學童在讀書識理方面,起過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學生多六歲啟蒙。學生入學不必經過入學考試,壹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並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聖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壹個頭或作壹個揖後,即可取得入學的資格。私塾規模壹般不大,收學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數人。私塾對學生的入學年齡、學習內容及教學水平等,均無統壹的要求和規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國古代通行的蒙養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千字文》,以及《女兒經》《教兒經》《童蒙須知》等等,學生進壹步則讀四書五經、《古文觀止》等。其教學內容以識字習字為主,還十分重視學詩作對。

私塾的教學時數,壹般因人因時而靈活掌握,可分為兩類:“短學”與“長學”。教學時間短的稱為“短學”,壹般是壹至三個月不等,家長對這種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學生日後能識些字、能記賬、能寫對聯即可。而“長學”每年農歷正月半開館,到冬月才散館,其“長”的含義,壹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齡也長,二是指學生學習的時間長,學習的內容也多。

至於私塾的教學原則和方法,在蒙養教育階段,十分註重蒙童的教養教育,強調蒙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如對蒙童的行為禮節,像著衣、叉手、作揖、行路、視聽等都有嚴格的具體規定,為我國教育的傳統。在教學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註入式。講課時,先生正襟危坐,學生依次把書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後侍立壹旁,恭聽先生圈點口哼,講畢,命學生復述。其後學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讀。凡先生規定朗讀之書,學生須壹律背誦。另外,私塾中體罰盛行,遇上粗心或調皮的學生,先生經常揪學生的臉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 上一篇:南寧青秀山燈光秀門票多少錢帶導遊?
  • 下一篇:Z世代網文作者崛起,過去的壹年,哪些網文作品尤其打動人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