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之後,古典理論家布瓦洛(1636—1711)也主張藝術要模仿自然,但他的模仿是雙重模仿,或者說模仿模仿,不僅模仿自然,也模仿古典文學中的自然作品。萊辛(1729-1781)是德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他既反對機械化的模仿自然,也反對古典藝術模仿理性的自然,而是把自然看作現實的社會生活,主要指新興資產階級的鬥爭生活。席勒(1759—1805)認為詩人應該模仿真實的自然,但要善於選擇和模仿自然中美好的人或事物。歌德(1749-1832)認為自然是藝術創作的起點和終點,人應該遵守自然,研究自然,模仿自然,創作出畢肖普的自然作品,使之成為最高自然美的縮影。德國古典哲學和美學大師黑格爾(1770—1831)堅決反對純模仿,認為純模仿不可能是藝術的目的。
19世紀後,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繼出現,傳統的“代表理論”已經難以適用於發展中的社會和文學理論,無法解釋日益復雜的文學現象。因此,“代表理論”逐漸演變成各種新的思潮和流派。第壹,現實主義。別林斯基(1811—1848)是俄羅斯現實主義美學和文學批評的奠基人。他認為現實主義的顯著特征是忠於現實,藝術不是模仿,而是對當代社會的反映,是傳統的“代表理論”從“反映論”演變而來。現實主義是在代表性理論的理性核心理論上發展起來的。二是“內在代表論”,其代表人物古勒斯(1861—1946)認為模仿是人和動物的本能。他認為所有的感知都應該以模仿為基礎,但審美模仿不同於感知模仿。他多為內而不外,審美主體只是在內心模仿外在事物的精神或本質,只是壹種內在的模仿。所以,內部模仿是壹切審美的核心。
“代表理論”作為西方文論的主旋律,從藝術與生活的關系中闡述藝術的基本規律,並不斷豐富和深化,逐漸演變和融合為新的藝術理論,對西方文論產生了長遠而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