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寫的第69篇文章。)
名家彈奏《關山月》,右手彈“拔”的同時,左手能壹直在“吟”,我的左手只能定住。這就是功力了。 也不知何時才能掌握“吟”、“猱”的技藝。
龔壹老師說這些技巧壹般放在後面教,怕教早了,學生掌握不好而有後患,這樣說來,我也不用著急學習。
?吟猱的種類很多,但總體來說,是在壹個音位上的左右擺動。
先抄書上的定義:
吟:左指按弦、右指彈弦出聲後,即在音位左右作小幅度快速擺動。傳統“吟”法中,也有得聲後,在音位的右側或左側作兩三次固定節奏的小幅度擺動。
猱:左指按弦、右指彈弦出聲後,即在音位兩側作較大幅度的擺動。“猱”常被改為“揉”字,其意相通。
所以,兩者的區別就是擺動幅度的大小。
但是,龔壹老師說,擺動的幅度,擺動的節奏形態各人各說。
梅庵派擺動幅度大,可以到三四公分,甚至更大。廣陵派壹般比較小。
而擺動位置、節奏形態呢,有的在左側;有的在右側;還有的在左側或者右側規律性地擺動;還有的是快慢型的,從五公分擺動到四公分再到三公分壹公分,而其中又分左右;還有定吟。
但是,由於古琴的音準可容性比較大(可跟二胡、小提琴相比知道這壹點),高壹點低壹點無所謂,都是某個音的範圍,只不過耳朵靈敏可以聽出高壹點或者低壹點,在曲子行進中,這些都不是主要的問題,吟猱幅度大壹點小壹點不是大問題。
還有呢,如果是幅度大的猱,不是壹個音的問題了,而是音階的問題了,十二公分是壹個小三度,也叫吟猱,但是嚴格來說,是音階了。
比如《平沙落雁》的壹處標的是“猱”,但是某個老師擺動幅度大,音階變化了。這是跟著人變化的,也正常,無需計較它該是什麽樣,無傷大雅,不必要斤斤計較。
但是龔壹老師也說了,跟某壹個老師學的時候,最好學得壹模壹樣,像畫畫臨摹壹樣,然後才講究個性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