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吉林省的文化特色是什麽?

吉林省的文化特色是什麽?

吉林當地特色

秧歌

東北大秧歌秧歌是我國漢族中廣為流傳的壹種民間藝術形式,歷史十分悠久。

目前,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壹種舞蹈、歌唱、戲劇三者綜合,以舞為主的民間藝術。從表演形式上可分為地秧歌、高蹺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擡桿、背桿、橛桿等多種表現形式。通常還把耍龍燈、舞獅子、跑旱船、推車、打霸王鞭等民間舞蹈結合在壹起。

地秧歌是幾種秧歌中最為普及、最靈活的壹種。關於吉林地秧歌的淵源,有幾種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元朝忽必烈稱帝建立大元帝國之後,把百姓每五十戶編成壹隊,派壹個元兵看管。在春節、元宵節期間,元兵為了防止百姓們聚眾謀反,就把各戶男子集合起來,由他領隊唱唱跳跳。後來這壹活動作為壹種表演形式流傳下來,演變成今天的秧歌。這壹說法的依據是,吉林傳統地秧歌中有“老撻”(指元兵)這個人物,並且是秧歌隊的領頭和指揮。

江城的秧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鄉土氣息,有淳樸自然的生活原型美。它具有火爆歡快、豪放矯健、質樸憨厚、幽默詼諧等藝術風格和特色,其中尤以踩高蹺、耍龍燈、跑旱船和逗獅子最為著名。

踩高蹺

踩高蹺,是我國各地廣為流傳的壹種民間舞蹈形式,是春節、元宵節、廟會等傳統節日裏深受群眾喜愛的壹種民間舞蹈。吉林地區也很盛行。流行於我們吉林地區的高蹺內容較為豐富,傳統高蹺扮演的人物有頭蹺(武扮公子)、二蹺(武扮旦角)、漁、樵、耕、讀、青蛇、白蛇、許仙及壹般的上裝(女角),下裝(男角)等。

踩高蹺的表演藝術性很強,要求演員具有較好的基礎,除在行進中和廣場上邊走邊舞的各種隊形的大場外,還有兩三人為壹組表演的小場。小場秧歌的表演多以特技為主,也很吸引人。如今,高蹺作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壹種藝術形式,已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它或扮演成活報劇,或扮演成戲中角色,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龍舞

“龍舞”是壹種形式完美,具有較高藝術技巧的舞蹈。由於流行的地區不同,龍舞的表演形式也多姿多彩,在東北,群眾把龍舞歸於秧歌範疇,習慣稱之為“耍龍燈”。

我國古代人民為寄托美好願望而創造了龍的形象,人們把“龍”作為吉祥的化身,用舞龍祈禱神靈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收。耍龍燈的動作很豐富,吉林地區比較流行的有“龍操水”、“龍臥沙”、“小花子”、“掏腰窩”、“金龍盤玉柱”等多種形式。其藝術特點是氣魄宏偉,舞姿生動,變化多端。但無論表演哪種花樣動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在今天,舞龍成為了振興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重要節慶期間,最受群眾歡迎的民間舞蹈藝術。

跑旱船

流行於吉林地區的“跑旱船”多隨秧歌隊活動,屬秧歌雜耍部分。“旱船”傳統的表演程序壹般都是漁翁做解纜繩等模擬動作,漁婦乘船前行,二人輕蕩漫舞。現在也出現了許多新內容。比如,“喜送公糧”、“夫妻趕集”等形式,更為群眾所接納和喜聞樂見。

獅子舞

“獅子舞”是擬獸舞蹈,是我國民間舞蹈寶庫中的壹顆明珠,也是壹項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它起源於南北朝時代。現在,我們江城所流行的,是著名的“北獅”派,俗稱為“逗獅子”,歸屬秧歌類。舞獅生動活潑,技巧高,造型美,伴著歡天喜地的鑼鼓聲,更顯得喜慶有余,增添了濃郁的歡樂氣氛。

  • 上一篇:汽車鈑金需要什麽工具?
  • 下一篇:1936年雲南昭通老照片,80多年前的歷史情景,看下妳見過沒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