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的八個招式:騎馬式、豋山式、坐虎式、坐盤式、捕蟬式、虎頭式、塌機式、寒雞式。
螳螂拳,發源於陜西省淳化縣,是壹種模仿螳螂動作演變而來的中國傳統拳法,在山東膠東地區廣為流傳。
明末清初,王郎(山東棲霞人於七)比武失敗後,壹次偶然機會看到螳螂捕蟬靈巧而又激烈的情形,編制了壹些拳術攻防組合進行苦練,並在訪友習武過程中又不斷的總結經驗,虛心學習,取長補短,豐富和改進已取得的成果,從而創立了初期的螳螂拳;
十九世紀中期,棲霞的螳螂拳進入興盛期,出現了壹批螳螂拳高手。
螳螂拳在產生的數百年裏,經過歷代武術家的總結提煉、創新發展,逐漸形成了長短兼備、剛柔相濟、勇猛快速、實用性強的特色風格,主要有太極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小架螳螂等流派。其中太極螳螂、梅花螳螂、小架螳螂在棲霞比較流行。
2011年,螳螂拳獲得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2019年11月,螳螂萊陽市文化館、棲霞市文化館、青島市嶗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青島鴛鴦螳螂拳俱樂部獲得螳螂拳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明末清初陜西省淳化縣王郎(即王文成)初練少林功夫,當看到螳螂鬥蟬中得到啟發,回家後苦心鉆研,取蛙辮活動的特點,吸十八家拳法的精華,編創出"崩補"和"八肘"兩套學,並取名"螳螂十八湊";
山東省萊陽縣趙家疃人士趙珠,從小攻文習武,王郎見趙珠武藝高強,便把螳螂拳傳授給他,趙珠就將拳術帶回了萊陽老家,從此螳蜘拳在陜西淳化縣壹帶滅跡,趙珠又吸取了"崩補"和"八肘"及其它拳種的精華加以變化,遵循著螳螂拳的勁路特點,編創了"亂截"。
十九世紀中期,棲霞的螳螂拳進入興盛期,出現了米卓福、米華彩、米華國、孫英、孫忠民、楊學海、楊學珍、楊學武、楊振寶、楊德常、鄒良等壹批螳螂拳高手。
由棲霞筐裏人戰德所創的小架螳螂拳,傳人有張洪錫、衣壽春、單金生等。八步螳螂拳源於棲霞,並從棲霞傳入臺灣及世界各地,衛笑堂、衛延義兄弟是重要傳承人。
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棲霞螳螂拳已非常普及,傳播村莊達54個,拳房屋遍及城鄉,習練者達數千人之眾。
1933年全國舉行擂臺賽,李坤山和王玉山都參加了比賽。李坤山使用了"鳳凰三點頭"、"紅娘子叫門"和"底漏槍"等槍法,奪得了大槍的冠軍,拿到金盾。
解放後,螳螂拳的發展趨於低潮。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傳習螳螂拳活動又進入壹個活躍期。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螳螂拳再次走入低谷。
二十壹世紀,棲霞成立螳螂拳協會,習練者達到百人之多。
2016年12月,福山梅花螳螂拳被福山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2020年,由煙臺武協螳螂拳推廣中心和福山區螳螂拳研究會聯合舉辦的"2020年煙臺市福山區螳螂拳文化研討會"在福山區文化旅遊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