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壓力,家庭的壓力,魏童夾在中間,不知道該怎麽做決定。他不知道新思想和舊傳統該何去何從。所以電影壹開始,這種巨大的文化沖突讓我們心情沈重。他在這種矛盾下掙紮。無奈之下,他只好告訴父母,他找到了女朋友,但沒想到父母會來紐約見證他們的婚禮。於是薇薇被當成了假新娘,嫁給了高偉童。父母要過來,就把客廳收拾壹下,把房間裏幾乎全裸的照片換成正面照片,房間裏掛中國字畫。這就是中西文化的明顯差異,西方的開放與中國傳統的保守思想相沖突。西方那種無拘無束的自由是不克制的,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是不可接受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包含莊重,註重內涵,表達嚴肅,尤其是傳統文化的傳承。
影片主要圍繞這場喜慶的婚禮展開,但也是文化差異的強烈反差。影片中,高偉和薇薇抱著結婚的希望,只是在公證處舉行了壹個簡單的公正儀式。然後出來後,偉童的媽媽淚流滿面,爸爸壹臉沮喪。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老壹輩的代表,在接受美國的開放和自由主義觀念上,與新壹代產生了沖突。我在餐館遇見了陳先生。陳先生聽說高偉同沒有辦婚宴。第壹瞬間,考慮到高偉童父親的面子,堅持要辦婚宴。這是中國和西方的沖突。中國的傳統,驕傲,集體取向,與人分享快樂。在西方,他們更傾向於個體,更註重個人取向和自由生活。
真正富有戲劇性的是在宴會上,中西方人的反應也是中西文化差異。薇薇並不滿足,但在喜慶的婚宴上,她必須裝出開心的樣子。魏童哭喪著臉,卻還要迎合那幫糊弄客戶。中國的朋友,都是傳統的婚禮方式,讓那些美國朋友很不理解,也很傻眼。他們不能理解中國人喝酒的方式和婚禮上的壹些傳統習俗。即使是洞房,也是中國不折不扣的傳統文化習俗。這看似滑稽的壹幕,實質上卻是對不同地區巨大差異的認真印證。
貫穿影片的主線依然是高偉童和西蒙的同性戀,挑戰中國的世俗觀念。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裏,男女結合是不被認可的,違背倫理道德,被大家看不起。壹男壹女結婚生子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在西方是允許的。正如《喜宴》的導演李安在劇中所說,“這是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魏童和西蒙深愛著對方,他們在壹起很幸福。但長期以來在中國世俗社會的影響下,“三綱五常”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所以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高偉童的爸爸媽媽是不能接受的。但是在影片的結尾,有壹個瞬間讓我們都很開心,也是影片的大團圓結局。我們的心情也隨著所有看似荒謬可笑的情節而有所改善。高偉童的父母明白了,偉童的父親最後用英語說,他壹直知道,給了西蒙偉童幸福。這是壹種認可,也是壹種和解。中西沖突後達成和解。
中西文化各有特色,導致沖突。然而,在沖突之後,需要融合與和解。不管是什麽沖突,相互理解就是壹個完美的結局,在婚宴上完美的說明了這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