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綱五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家通過三綱五常的教化來維護社會倫理和政治制度,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孔子最早提出“仁義禮”,孟子將其擴展為“仁義禮智”,董仲舒又將其擴展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之為“五常”。這“五常”貫穿了中國倫理道德的發展,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
擴展數據
朱的“三綱五常”
宋代從朱開始,三綱五常合而為壹。
名教的概念也源於孔子。孔子強調等級和頭銜對社會的教育,認為從政首先要“正名”,做“君君、大臣、父子”。董仲舒主張考名,教育全民。西漢武帝時期,把符合統治利益的政治觀念和道德規範確立為名分,以名命名,以節命名,制成名節,用以教化百姓。
叫做“名師出高徒”。其內容主要是三綱五常。但“名教”壹詞出現在魏晉時期,是用來指以孔子“正名”思想為主要內容的禮教。魏晉時期,有壹場關於“明教”與“自然”關系的爭論。王弼的老莊思想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他認為名教源於自然。
嵇康提出了“教名之外,順其自然”的思想。西晉的郭象認為,著名的宗教是自然。宋明以後,名教被稱為“李瑱”,成為禁錮人們言行的枷鎖。如果妳違反了道德準則,妳將被視為“罪人”。
“三綱五常”、“明教”的觀念在維護社會秩序、調節人際關系方面起到了壹定的作用。例:但是,像我這種出身名門,從小學詩的人,卻不敢忘記三綱五常的教誨。
中國傳統啟蒙教育讀物《聖紫晶》也明確寫道:“三綱五常,君臣為義,父子為親,夫婦為順。”“仁、禮、智、信,五常,不能混為壹談。”由此也可以看出,“三綱五常”作為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規範,對儒家思想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百度百科-武昌(儒家武昌)
百度百科-三綱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