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樂山代表性的非遺有峨眉武術、向家班獅舞、紙鄉秧歌、三雄奪魁、苗族蘆笙舞、小涼山彜族刺繡等。
1、峨眉武術
據史料記載,源自峨眉山的峨眉武術源於殷商,成於南宋。經過峨眉山的道、儒、佛等宗教文化、武術文化的相互融合、滲入和鬥爭促進了其自身的發展。集聚了佛道兩家武術、文化之精華而自成體系,既具佛門禪功,也含道教氣功,是中華武術之壹大瑰寶。
2、向家班獅舞
產生於原樂山專區仁壽縣富家鎮,自清嘉慶年間,向家班創始人二人搭班研習表演,20世紀50年代從仁壽縣遷至樂山縣通江鄉,代代相傳,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3、紙鄉秧歌
夾江秧歌近年在各類比賽中,獲得無數獎項,如今全縣各社區***有200余支秧歌隊,上萬人的秧歌隊伍常年活動在縣體育場、濱江廣場、瓷都廣場、龍頭河公園、火車站廣場及城區的各社區文化活動場所,22個鄉鎮的秧歌隊也常年開展活動,會跳秧歌的人數占全縣總人口的30%還要多。
4、三雄奪魁
“三雄奪魁”起源於明末清初,主要流行於小涼山彜族聚居區,最初在軍隊和部落中競賽,後逐漸演化到各種慶典儀式中表演,形成了競技與娛樂皆用的項目。主要突出是力和技,力——就是要有能夠拉動二人以120°分開後的合力;技——就是要在拉的同時,使被拉二人晃動起來,形成有效的合力。
5、苗族蘆笙舞
蘆笙舞是苗族民間舞蹈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舞蹈。苗族蘆笙舞大致可分為自娛性、競技性、祭祀性三種,其中自娛性蘆笙舞最為普遍。自娛性蘆笙舞在舞蹈時,蘆笙手在隊前或在跳舞者圍成的圈內領舞,壹般按男前女後的隊列,依逆時針環繞行進。
6、小涼山彜族刺繡
小涼山彜族刺繡在傳統彜繡黑、黃、紅三色基礎上,增加了藍、綠、白三色,繡娘們根據不同的紋樣將反差較大的紅、黃、綠、藍、白等色彩合理搭配,間隔點綴在黑色衣物的衣領、衣襟、袖臂、項背上,讓樸實沈穩的黑色、青色與這些色彩搭配出千變萬化的效果,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更具地域特色的刺繡風格。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苗族蘆笙舞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三雄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