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儒道互補”與人格

“儒道互補”與人格

在中國思想史上,同時存在儒道兩大學派並非偶然。看似對立的兩個學派,與其說是兩個不同的人對世界的兩種不同理解,不如說是人類對世界最重要的兩個方面的理解,或者說是壹個人對世界最重要的兩個方面的理解。如果兩者缺壹不可,那真的是歷史的遺憾。

人是自然的產物,人與自然的這種密切關系使得每個人都必然要對自己所處的自然發表自己的看法;世界是什麽?世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觀點雖然有千百種,但基本觀點有兩種,壹種是世界是物質的,壹種是世界是意識的,同時,壹種是世界是隨著發展而變化的,壹種是世界是不變的。人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之後,就和社會發生了關系。人如何與社會相處?人與社會的關系是什麽?基本態度有兩種,壹種是“入世”,壹種是“出世”。儒道兩家關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觀點,正是表達了這兩種觀點。從而形成人類認識世界的完整體系,形成完美的人生觀。

世界是物質的,事物是辯證的。

儒家認為世界是物質的,而孔子不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鬼能影響世界和人。孔子“無言:奇、強、亂、神”,主張“遠離鬼神。”有壹次,孔子生病了,魯茲請求為他祈禱。子曰:“如此乎?”如果是這樣,我在幹旱中祈禱,但為什麽我還是生病了?”還有壹次,陸機問如何對付鬼神。子曰:“我不能對付活人,如何能對付鬼神?“孔子在《論語》中提出了關於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各種行為模式,這些模式都是建立在世界是物質的基礎上的。他相信世界是可以改造的,並提出各種改造世界的想法。儒家的這種認識為人們認識世界提供了正確的方向,使改造世界成為人類的價值。所以有壹部人類改造世界的歷史。

然而,僅僅知道世界是物質的是不夠的。物質會變化嗎,變化的規律是什麽?如果妳不了解,妳就沒有真正了解這個世界,妳就不能真正改造這個世界。道家正好彌補了儒家在這壹點上的不足。老子認為事物是茅盾的統壹體:“有無互長,有無長短,有無高低,有無音聲和諧,有無前後和諧。”同時認為事物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福靠禍,禍靠神”;他強調人在改造世界時必須遵守尊重對象的規律:“其依天,批判大欲,空,因其自然。”儒道對世界的認識相輔相成,形成了中國古老樸素的唯物辯證法和人們認識世界的正確方式,即正確的世界觀。

(後續)

  • 上一篇:唐朝有哪些印染方法?
  • 下一篇:國外怎麽過婦女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