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廣東的習俗,過春節,結了婚的人要給沒有結婚的年輕人利是,這賀歲錢要用“利是封”包起來。利是封是壹種書面的叫法,俗稱“紅包”、“封包”。有壹句話說的是“大家都利利是是的”,或許正表達了人們對利是封的寄托。
中山大學民俗研究中心主任葉春生教授長年研究利是封。他介紹說,利是封起源於宋代,當時是婚嫁時包聘禮用的。長輩們為了表達對新婚夫婦的祝福和獎勵,用紅紙包上錢給他們,作為賀禮。
到了清末利是封才逐漸推廣到用於賀歲,每逢佳節、喜事,人們用壹大張紅紙裁成小方塊,然後把銅錢包在紅紙裏,封成利是,所以到了今天還是有很多老人家以“紅紙”作為利是封的代名詞。
第壹代的利是封,是在光緒末年印刷技術普及後才開始面世的。當時的利是封是用紅紙印上黃色油墨,趁油墨未幹時再綴上金粉,看起來就像在紅紙上印上金字壹樣。除吉利的字句外,有的也配以簡單圖案。
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期七彩印制的利是封首次推出,上面印有帆船、福祿壽等吉祥年畫;燙金字體的利是封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才出現,而燙金的“百家姓利是封”七十年代始盛行;六七十年代,自香港開始,各大商行、企業開始印制利是封送給客戶,以達到廣告、宣傳的效果;及至八十年代,燙金盛行,沒有彩圖,純以燙金字樣作裝飾的利是封開始出現,那時的設計只是簡單直接將“福”、“恭喜發財”等吉祥字句置於封面,設計雖簡約,卻最為經典。
近十年來,則流行彩圖加燙金圖案的利是封。
不得不提的是,近幾年,市面亦出現壹些卡通人物圖案、立體的、不規則形狀的,甚至與八達通卡套合並的利是封,其圖案與款式,更趨多元化。
葉春生說,現在的小孩幸福多了,他們小時候根本沒有利是封。“那時候的壓歲錢,大人們不用利是封,都是直接給幾毛錢就完事了,但現在大家都用利是封,錢也多了。”
記者隨機調查也發現,現在的利是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有60%的小孩說,他們春節收到的利是錢超過500元,平均每封有20元。有的壹封就夾百元大鈔。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利是大部分是2元、5元,能上10元已經很了不起。
聖誕樹上襪子變成利是封
對於利是封的發展,葉春生教授專門提到了它在中西文化融合中的作用,“聖誕節的時候,我們這裏的聖誕樹上掛的不是襪子,而是利是封,這反映出了西方文化在傳入中國時的變異和本土化轉變。”
提起利是封的當今意義,葉教授也給予了肯定,“它傳達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民族精神。商業上用利是封,可以聯絡客戶,也可以傳承互相關愛的感情。”
不過,葉教授也特別提出,現在的利是封開始有點變味了。有人利用利是封之名行行賄之實,動輒包上幾千幾萬,使本質上傳達關愛的方式變成了討好行賄的手段。有人借壓歲錢顯示財大氣粗,有的家長對孩子用壓歲錢不加引導,大人們的崇富心理使孩子借壓歲錢攀比,這些人把這種傳統習俗用歪了,違背了這種風俗本來的意蘊。“關鍵是家長的引導。”
葉教授說,制作、銷售利是封的利潤很低,它只是應時的,成不了大氣候,不可能成為壹個獨立的產業,只能作為壹種宣傳和溝通感情的手段。